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五一劳动奖章-正文
游弋:在创新的海洋中“游弋”
//www.workercn.cn2014-05-03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副井口变电所用电负荷集中,夏季到来温度会异常偏高。”

  “能不能让排风扇根据温度高度自动开停……”

  这是记者近日在河南永煤集团车集煤矿游弋创新工作室看到的场景。这个以普通工人命名的工作室,目前拥有支持团队、技术顾问及核心成员38人,创新爱好者近200人,仅去年工作室就开展了40个创新项目。而游弋本人,是凭着勤奋自学由一名劳务工成长为技术精湛的高级技师,先后获得12项专利,被评为首届全国“百名优秀青年矿工”、首批“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并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

  “笨鸟先飞”

  游弋,1970年6月出生于安徽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17岁时母亲因病去世,给本来已经贫困的家留下更多的债务。游弋只好含泪走出学校,四处打工挣钱养家,1999年3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成为永煤公司车集煤矿一名劳务工。

  队里领导看游弋聪明能干又好学,就鼓励他当一名电工。游弋为自己可以成为一名技术工人高兴,但也为自己技术知识薄弱为难。有一次,主井闸控系统出现故障,班长带着游弋前去处理,看着班长忙前忙后,自己却无从下手。怎么办?只有“笨鸟先飞”,上班时,别人干活他认真看,下班后,别人休息他就跟书上学。听说永煤公司培训中心晚上培训电工知识,他就每天骑着自行车前往学习,无论刮风下雨都咬牙坚持。他晚上学理论,白天到井下进行实际对照操作,加上老工人的指导,业务技能突飞猛进。

  学以致用

  2005年5月,游弋所在的机电一队一名井下电工在接线切割密封圈的过程中,不小心被电工刀割破了手,这一幕刺痛了游弋的心:如果能有一种标准工具该有多好呀!下班回家后,他就开始了人生中的第一项发明研究。没有工具,就到市场上买回旧电钻、打磨机、卡尺、锉具等。经过上百次反复推敲试验,很快他的第一个“作品”、一种新型的专用工具——井下“电缆密封圈制作专用工具”诞生了。在此基础上,他又成功研制出了“电工快速定位剥线钳”,并都成功获取了专利证书。

  2005年11月份,河南省煤炭系统电钳工技术比武在永煤公司文体中心拉开了帷幕,游弋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参加比武,但是他把自己的两项专用工具奉献出来,这两样新式“武器”在比赛中为永煤公司四名参赛选手节省了大量宝贵的时间,永煤最终包揽前四名。

  感恩企业

  技术进步给游弋带来极大自信,创新热情一发不可收,只要是对煤矿安全生产有益的项目,他都不放过任何一次机会,企业也因此为他提供用武之地。

  2007年年底,永煤的一个主井提升系统投入自动化运行,长时间的频繁启动导致闸盘开关经常损坏,平均一个月下来要更换4、5个。游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数日观察,把一幅技术更新图纸交给了队领导,很快做好一个全新的闸盘开关,队里大力支持安装在主井绞车试运行。一年半以来,闸盘开关从未出现过任何故障。

  2008年3月,他又把技改的目光瞄上了主井钢丝绳除尘。一套完整的自动除尘设备投入使用后,改变了主井周边环境及绞车房的设备卫生,减少了职工的劳动强度,同时延长了主井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在此期间,游弋个人研制申报了数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多项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专利证书。由于在创新工作中声名远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出高薪让他跳槽,有时一月收到20多封邀请函。游弋说:“没有永煤,就没有我现在的一切,我要用更好的成果回报企业。”(本报记者 刘先琴 本报通讯员 蒋卫东 朱家华)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