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老百姓送给吴光文一副对联 说一句算一句干一件成一件
4月28日,记者在仁寿县方家镇见到镇党委书记吴光文时,他正为镇上打造旅游观光大道一事而忙碌。吴光文说,发展生态旅游,是方家镇未来的重点方向。“要让人们愿意来,修好路是第一步。”
先后在2个乡担任乡长、3个乡镇任党委书记——吴光文在基层一干就是30年。担任方家镇党委书记7年多来,吴光文带领当地百姓修致富路、发展特色产业,让群众腰包鼓起来。他说,做好群众工作没别的,就是要尊重老百姓的意愿,最大程度地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从1.6公里到306公里:烂泥路变水泥路
306公里,这是现在方家镇水泥路的总长度。而2006年吴光文刚上任时,全镇水泥路只有1.6公里。“这路,修得不容易。”
方家镇多年来交通不畅。吴光文指着镇政府外的街道告诉记者:“这条路,以前一下雨全是稀泥。”吴光文到方家镇后,向乡亲们承诺:一定把路修好。然而真正干起来却阻力不断:有所谓的“风水先生”蛊惑阻挠、一些人故意阻拦施工,百姓担心集资款落不到实处……吴光文和镇党委班子没有就此放弃。集资困难,每修一条路他们就到村组开群众会,少则十几次多则二十几次,还发动镇上威信高的老干部一起做群众工作。最终,全镇人均集资达1000多元。群众担心钱“打水漂”,就成立民主监事会进行民主监督,工程始终由百姓盯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方家镇就硬化村社道路65条92.9公里。“只要一心一意解群众急盼,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吴光文说。
从4000元到1.2万元:特色农业助百姓致富
4月的方家镇,满山遍野都是绿色的花椒树。这不仅是道风景,也是当地老百姓的致富法宝。
“发展花椒,这还是修路带来的‘附加’好处。”吴光文说,2007年,哨楼村的花椒种植户邓仕权为感谢政府修路给他带来的方便,特意给镇食堂送去一小袋花椒。大家一尝,都觉得味道不错。“当时邓仕权种花椒已进入第4年,这说明方家镇的土壤和气候环境适合种花椒。”
“让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是最实在的。”吴光文用一周时间跑遍了全镇9个村104个经济社,当年发动群众种植了4000亩九叶青花椒。如今方家镇已有1.23万亩花椒,还摸索出在花椒地里套种海椒、散养土鸡的“林下种养”模式,同时大力引导群众发展水产5600亩。方家镇成了全县闻名的“鱼椒之乡”,全镇百姓人均纯收入由2006年的4000余元增长到现在的1.2万余元。
为解决花椒销售的问题,2012年,方家镇引进企业建起农贸市场,当地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将花椒变成票子。
“说一句算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成功。”这是当地老百姓送给吴光文的一副对联,也成为他做事的标准,“向群众承诺了就要做到”。
记者手记 让老百姓做主角
7年多时间,方家镇人均纯收入从4000元提升到1.2万元,秘诀是什么?“发挥老百姓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做主角!”吴光文说。
曾有乡镇干部抱怨:乡镇责任无限大,权力无限小,工作困难多,事事难圆满。但吴光文没有把这些看成障碍,而是大力调动群众积极性,凡事与老百姓有商有量,尊重他们的意愿,依靠他们推进工作、促进发展。有群众说:“吴书记让我们觉得自己真正是镇上发展的一分子!”每到一个后进的乡镇,吴光文都能有效地改变其面貌,使之成为先进乡镇,背后的力量,或许正源于此。 (本报记者 杜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