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劳动者之歌】制造“中国力量”的“双面英雄”
——记一汽-大众公司轿车一厂焊装车间经理高大伟
中工网记者 彭冰 中工网实习生 柳姗姗
高大伟在车间。倪楠 摄
干技术,他屡次创造了公司的“第一”;做管理,他把车间干到了名震全国,被外方专家誉为“难以置信的‘中国力量’”——这位“两手抓,两手硬”的双面英雄,就是一汽-大众公司轿车一厂焊装车间经理高大伟。
当工人,要当最好的工人
“啥是一汽人?”22年前,高大伟来实习时,一位带他的老师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 “‘争第一’呗!”18岁的高大伟,脱口而出。
中专毕业后,高大伟正式进入一汽-大众,成为轿车一厂的一名机电技工。面对现代化汽车制造设备,面对只有外国专家才能染指的一些高新技术和工艺,他暗下决心:“咱是一汽人,不管做什么,都要做到最好!当工人,我也要当最好的工人!”
一汽-大众人才济济,不仅有来自北大、清华的毕业生,还有大批海归。“出身”并不显赫的高大伟深知,要做到最好,自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为此,他每天都要学习到深夜。为了更好地翻译资料,掌握前沿技术问题,他业余时间报名参加了德语强化班,并靠自学先后获得了吉林大学学士学位、上海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学位。
“有一次,我带高大伟出差去德国,一周下来,我对他刮目相看——无论是谈设备,还是谈技术难点,他都能用流利的德语与外方专家无障碍交流,在厂里,就是很多211院校毕业的科班研究生,也不具备这么高的水平!” 一汽-大众轿车一厂原党委书记王志才感慨。
有一段时间,奥迪A4车身顶盖产生了波浪问题,左侧经常出现暗坑。见状,高大伟天天沉在现场,一次次努力尝试,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辊边时多包0.3厘米,就能把坑抻开……几年间,高大伟完成了近百项工艺改进和技术革新,为公司节约资金5000余万元。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把“争第一”作为一种精神信仰的高大伟,首次参加公司电工比武,便一举夺得状元,被提前半年破格提升为公司的第一位工人技师;几年后,他又凭借精湛的机器人维修、激光焊技术,转岗成为一汽-大众第一位高级技师,第一个从工人转为工程师。
从电工到电工技师、高级技师,再到维修工程师,在技术路线上,高大伟迅速“走到了顶”。2006年, 他被国资委授予“中央企业知识型先进职工”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