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人物小传:孙红梅,中国人民解放军5713厂一级技术专家,空军航空修理系统焊接专业首席技术专家,湖北省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红梅工作室”带头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空军装备部“十五”科技先进个人。
提到“焊接”,大家的印象是苦与累。孙红梅在这个岗位摸爬滚打近20年,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系统内焊接领域首席技术专家。她用一把焊枪将自己的青春岁月与航修事业紧紧地“焊”在一起,焊出了精彩人生。
一般人看来,焊接不过是用焊枪把两种金属材料连接起来罢了。但是,要做到不虚焊、漏焊、连焊,焊接速度及焊接热量的控制至关重要。想要做到“无缝焊接”,更要有一手绝活。
上大学时,孙红梅选择了少有女生涉足的金属材料与科学。1999年分配进厂后,她便与焊接结下了不解之缘。出徒不久,孙红梅赶上工厂某型发动机试修,涡轮叶片的堆焊难题让所有焊接人员捏了一把汗:如果焊接失败,不仅会造成每枚叶片3000多元的损失,还可能耽误生产进度。他们先后走访了国内知名院所和制造厂,发现难度远超想象。
“师傅,我来试试吧!”孙红梅凭着一股子冲劲,要“碰碰”这个难题。
该叶片属铸造高温合金材料,对焊接热量和应力敏感,易产生细微裂纹;焊接部位边缘薄、尖、细,散热条件差,容易烧塌或过热变形;若焊接热量控制过小,又容易产生虚焊……
一连串技术问题摆在她的面前。她重新审视该叶片的技术状态,收集查阅相关资料信息,请教专家,再动手试验不同材料的十几个焊接参数对焊接过程的影响。整个夏天都闷在蒸笼似的厂房里,面对焊接产生的高温,每焊完一道焊缝她都大汗淋漓,手背常被电弧光炙烤得脱皮。经过反复试验,孙红梅终于找到了合适的焊接方式,首件涡轮叶片终于焊接成功,车间内一阵欢呼。
2007年5月,面对某新型教练机维修过程中的难题,孙红梅再次请缨。该零件属复杂薄壁件,在这样的薄壁零件上焊接,就像在鸡蛋壳上作业,难度可想而知。
孙红梅没有退缩,仔细研判焊接零件的结构、性能后,果断决定引进激光焊接技术。当时,该技术在国内应用刚刚起步,且工艺参数不同,稍有偏差,就可能导致零件报废。
那段日子,孙红梅将“家”搬进了工作室。她带领技术骨干对设计的方案逐一展开验证,从工艺试验到首件焊接,小心把控每次试验的频率和填丝速度。凭着一股韧劲,他们连续奋战20多天,按计划完成焊接任务。经测试,产品全部达标。
为固化成果,她与团队骨干编写了《激光焊接工艺标准与质量检验标准》,该激光焊接修复技术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孙红梅主持的某型发动机燃烧室机匣裂纹“零热量、零变形”快速修复技术,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先技术。(王若璞 肖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