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敬华与孩子们在操场上做游戏。
▷ 袁敬华与学生们交流掐丝景泰蓝创作技巧。(资料图片)
创办聋哑儿语训学校26年的袁敬华即将在银幕上“开口说话”。近日,公益电影《朝华》在山东德州市夏津县开机,电影主要以夏津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袁敬华为原型,讲述她以家中两间小土屋为起点,如今办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省级规范化特教学校,帮助680余名残疾儿童融入社会的感人故事。
“你看,这本画册里有油画、工笔画、剪纸等,他们的创作者有自闭症患者、聋哑儿童……”袁敬华拿出一本画册向记者介绍,“这些孩子绝不是社会的包袱,通过教育,他们一样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从一间简陋的教室开始
1992年,从北京聋儿康复中心学成归来的袁敬华,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两名聋哑小姐妹扒着村小学的大门往里瞅,姐妹俩渴望上学的眼神深深刺痛了她。“如果能让这俩姐妹说话,她们的生活肯定会充满阳光。”父母拗不过袁敬华,腾出一间不足12平方米的小屋给她作教室。那年9月份,12岁的陈海彬、13岁的陈海霞姐妹俩第一次背上书包,欢天喜地地走进了这间教室。
袁敬华张开嘴一字一字慢慢地说,用手抓着孩子的手触摸自己的喉咙寻找声带颤动发音的感觉。她希望姐妹俩通过感觉声带如何振动,从而学会发音。即便是这样反复若干次,孩子还是学不会。为此,袁敬华常常独自跑到村外田野里放声大哭,可回来看到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她选择了坚持。
“爷爷、奶奶!”几个月后的一天,姐妹俩竟然先后开了口,拉着袁敬华父母的手,一遍遍地叫着,让袁敬华全家人喜出望外。聋哑孩子终于开口说话了。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家长把聋哑孩子往袁敬华这里送,学生一下子增加到40多人。
性格古怪的张新福刚来学校时,常常对着墙发呆。袁敬华第一次教他用手感觉声带震动说话时,他竟一下子掐住袁敬华的脖子,险些让她窒息。在新福的日记本上,写满了袁敬华的名字,然后在一个个名字上又都画上了叉。“对这样的学生不能打,不能骂,只能用心体会他们的痛苦,用爱和亲情与他们沟通,给他们自信和自尊。”袁敬华说,刚来时,小新福一次次故意把门把手弄坏,她就一次次地修好;一次次故意把灯绳扯断,她再一次次地接上;袁敬华像妈妈一样帮他洗脸、洗澡,一口一口地喂饭;小新福发烧输液,她一夜一夜地守在孩子身边。渐渐地,新福日记本上的叉全部变成了一个个笑脸。经过一年艰难的练习,小新福终于学会了发声。一次,袁敬华送小新福回家,“妈妈,妈妈开门”简单的6个字,却让打开房门的母亲瞬间泪流满面,“扑通”一下跪到袁敬华的面前,千言万语,不知如何感谢。
多方资助建聋儿学校
随着学生不断增多,办学经费已捉襟见肘,怎么办?袁敬华决定自己养猪卖钱,一定要把学校办下去。一次,袁敬华给猪喂食,一脚踩空,掉到了猪圈坑里,孩子们合力把她拉上来后,抱着她痛哭。
刚开始办学的那几年,袁敬华一直没买过新衣服,都是穿亲戚朋友送的衣服。眼瞅着聋哑学生越来越多,袁敬华家的房子全部腾出来仍不够用。
袁敬华和她的学校,慢慢出了名。很快,当地政府及社会各界及时向她伸出援手,资助袁敬华和学校走出困境,建立了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孩子们终于有了自己的教室、宿舍、教具等,学校师资队伍逐步扩大,除语训、数学等基本课程外,还开设了舞蹈、书法等课程。
结合特殊教育和康复实践,袁敬华发现,0岁至6岁是残疾孩子康复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期间能够得到康复机构的抢救性康复训练,总的成功率可以达到100%以上,其中单纯听障康复能达到98%以上。孩子们康复后能够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然而,很多农村贫困家庭因为没有经济能力让孩子进入康复机构开展康复训练,只能选择放弃,从而导致这些孩子永久残疾,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身为从事聋哑儿童教育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袁敬华自称是“为不能讲话的人讲话的代表”。从2009年开始,袁敬华多次在人大议案中提出《关于保障残疾人康复救治的建议》,建议政府建立6周岁以下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长效机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选择定点康复机构,免费为残疾孩子提供康复服务,并且逐步扩大救助范围,增加救助名额,切实保障所有残疾孩子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救助。
袁敬华的奔走有了回报,国家决定,从2011年至2015年通过实施“七彩梦行动计划”和“彩票公益金”康复救助项目,全国20多万名6岁以下残疾儿童将得到免费康复治疗服务。
特教路上的“长跑者”
经过几年的探索,袁敬华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袁氏语训教学法。她首创的“缺陷补偿、潜能开发”办学理念和“医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被定义为“夏津特教模式”,于2016年7月份开始在山东全省范围内推广学习。
在教聋哑儿童发声的同时,袁敬华千方百计教他们谋生,用爱托举“折翼天使”飞向更辽阔的世界。自2015年开始,袁敬华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开设了书法绘画、篆刻雕刻、剪纸刻纸、软陶泥塑、掐丝景泰蓝等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让学生掌握谋生技能,并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于2018年1月份开设鲁北特殊教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同年8月份,4个专业106名学生如期开学。经过专业学习,学生们表现优异,已有120余幅书法绘画作品进京展出,1500余件工艺美术作品通过多种途径售出,在县级以上历次展览、展评中,有300余件作品获奖。
如今,学校已有400多名学生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有的学生毕业后被录用为公务员。其中,贾凯涛在郑州师范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任教。
帮助聋哑儿童叩开无声世界大门的袁敬华,先后荣获第五届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一等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国家级奖励。
“自己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颗钉”,袁敬华呼吁更多年轻教师参与到特殊教育行业中来,她自己笃定要做一名特教路上的“长跑者”。(本报记者 王金虎 通讯员 董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