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行动:“新市民”展现新形象
从当初黎园社区会议室的小隔间,到拥有独立的办公室;从“蜗居”多年的地下室,到搬进敞亮的二室一厅……10多年来,老邵虽乡音未改,但已深深地融入杭州这片热土。他说:“作为流动工会,要懂得感恩和反哺社会。”
2010年6月,邵中国发起成立杭州市首个“新市民”爱心服务队;2014年,杭州市首个“新市民”公益社会组织——“七叔居家贴心服务社”(“七叔”是邵中国的外号,他在家中排行老七)成立。如今,爱心服务队已从当初的50余名会员,发展成为现在的有201名新市民加入的社会组织,累计志愿服务近200场次、惠及5000人次。
这些年,在杭州市的社区、广场、公园等地方,人们经常能看见新市民身穿“红马甲”为居民群众免费理发、维修小家电和自行车的场景。“七叔居家贴心服务社”还主动结对社区独居、孤寡、高龄老人,发放100余张爱心服务卡,免费为他们提供家政清洁、疏通下水道等10余项居家服务。
在杭州务工的农民工每当节假日的时候,他们放弃休息,为了让杭州人民路有人扫,水、牛奶有人送,报纸有人递,快递有人送……
杭州下城区朝晖街道王老太太年年端午为农民工送粽子、立夏为农民工送鸡蛋、中秋为农民工送月饼。她说,感谢灌南这些老乡,他们辛苦了,我们离不开他们!
灌南在杭流动工会服务老乡的例子枚不胜举。2010年,某街道20名环卫工人因种种原因,没有解决应当补发的工资,因无奈着急,其中一些人情绪过激,准备闹事,流动工会主席邵中国知道后,带领3名维权联络员,和环卫所沟通,到街道交流、向当地工会汇报,做环卫工人工作,及时化解了一起劳资纠纷。
灌南在杭环卫工蔡某不幸死于车祸,由于本人等多方面原因,导致赔偿标准不一,流动工会在灌南县总工会和杭州市下城区总工会指导下,为其维权,感动了肇事者和有关部门,按照杭州市民标准,赔偿了60余万元。
农民工惠志红、袁小亚、唐文东生重病、患癌症,灌南在杭流动工会为他们每人送去3000元;汶川地震,流动工会捐款11326元。当台风苏迪罗来临时,在杭流动工会冲锋在前,一马当先抢险。
农民工孙二娃没文化,过去穷的叮当响,在杭州流动工会的引荐下,在杭州就了业。如今,孙二娃娶了媳妇,盖起了楼房,开上了轿车,银行有了存款。据不完全统计,近3年来,灌南在杭流动工会就业互助会介绍老乡就业6578人。
驻杭流动工会的爱心服务队队员、浙大西溪校区物业公司副经理葛善良,在浙大求是新村开通了一条24小时“空巢老人热线求助电话”,成为老人们的“守护人”;杭州西湖区翠苑环卫所贵州籍工作人员徐水泉,其儿女不幸患白血病,工会主席邵中国组织灌南在杭农民工捐款3400多元。10年来,灌南县驻杭流动工会委员会先后收到农民工赠送的感谢锦旗20多面。驻杭流动工会主席邵中国更是美誉传遍杭州城,他先后蝉联杭州市第二、第三届十大“平民英雄”。2013年6月,以邵中国为原型的国内首部农民工电影“七叔”在全国公映。
G20峰会在杭州举办,为展示灌南籍新市民素质和形象,在老邵的倡议下,流动工会率先垂范,新市民们积极行动,在烈日下西湖文化广场协助做好秩序维护;每天早晚高峰在公交、地铁站开展文明劝导;在运河边、社区里,活跃着他们清理垃圾、平安巡逻、文明宣传的身影……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邵中国,灌南驻杭流动工会主席,他一方面尽心为在杭务工职工服务,另一面不忘养育他的家乡。这两年,流动工会组织200多名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4000多名农民工实现务工不离家,吸引800多名浙江客商到灌南投资创业。
在杭流动工会还成立了蓝领协会,为灌南10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3000元。农民工、流动党员刘孝忠为家乡修建村道近千米。农民工阚进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作贡献,40岁的他带领一群人回到灌南进行农网改造、和杭州老板合伙养殖、承包土地,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家乡的热土上,干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