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4岁当兵,上百次战斗,18岁重残,昏迷93天,动过47次手术……
这一组普通而又触目惊心的数字告诉我们,从少年、青年,直到暮年,朱彦夫没过过几天好日子。这组数字更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有了坚定的信仰、信念,那么任何苦难,都只不过是生活道路上微不足道的一小块绊脚石,越过它,就能通往生命的巅峰。
朱彦夫说,生命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腐烂,另一种是燃烧。他宁愿选择后者。
5种走法
眼前的朱彦夫,因为重度脑梗塞,半边身体失去知觉,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熟练地装上假肢,行走在这片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热土上了。
但朱彦夫并未很沮丧,他略带得意地告诉我们,他有4种走法:站着走,跪着走,爬着走,滚着走。
失去双腿的朱彦夫,经过无数次训练,忍着钻心的疼痛,练就了自如安装假肢,拄着拐杖翻山越岭的本领。
带领乡亲们打井时,一个大雪的清晨,朱彦夫第一个赶往工地。一不留神,拐杖拄到冰上,他摔倒在地,拐杖和假肢摔进了沟里。争强好胜的老朱,用残臂撑地,跪着向工地走去。被雪覆盖的石子,扎在膝盖上生疼。实在走不动了,朱彦夫干脆把残臂扑在雪地里,爬着走。陆续赶来上工的乡亲们,远远看到了正艰难爬行的朱书记。他仍然像一个战士,雪帘中匍匐着,坚定地前行。乡亲们抱起朱彦夫,嚎啕大哭:“老朱啊,你这是何苦。你放心,我们就是豁出命去,也要把井打出来。”
一次次的摔倒,他总结出了自我保护的本领:赶紧扔掉双拐,用双臂快速抱住脑袋。“只要把头保护好,就能躲开生命危险,就能继续思想。”尝到了“甜头”,遇到难行的陡坡,朱彦夫干脆先把拐杖和假肢扔下去,然后抱着头滚下去……
这4种走法,仅是肉体的行走。
1966年,朱彦夫曾出席大众日报社业余优秀通讯员会议。今年1月16日,采访结束时,我们邀请他到如今的大众日报社看一看。朱彦夫指着墙上的地图,说:“我的心,已经去过好几次了。”
是啊,就算肉体不能走,他的心一直在行走——行走在家乡的土地上,行走在党和祖国的怀抱中,行走在实现梦想的路途上。这是第5种走法。
6座山头
朱彦夫行动不便,但当了25年村书记,村干部没人敢糊弄他。
有啥诀窍?他说:“诀窍就是实事求是,就是调查。毛主席早就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朱彦夫也吃过教训。刚干上村支书时,干部们怕累着他,提出让他在家里出出主意,打打谱就行,有事村干部找他商量,村干部去干。结果差点误了大事。
沂源县张家泉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分布在6个山头上,有的自然村朱彦夫并不很了解。村干部们倒是照“章”办事,遇事就跑来找他商量、研究、请示、汇报。问生产计划落实怎样了,他们报喜不报忧;但村民的牢骚和意见,渐渐传到了朱彦夫耳朵里。
村干部在糊弄我?问群众他们说的属实不,群众当面也不说孬。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自己上山去看看!
一大早,他就拄拐上了山。这一看,他冒了一身冷汗:玉米地里杂草丛生,个别地块近乎荒芜;沟毁堰塌,东倒西歪;豆秧、地瓜秧被洪水冲得七零八落,又被太阳晒干,横七竖八地粘在地上;夏天洪水,秋天又遇旱,地里的裂口几乎能塞进一只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