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工网讯 在采访秦勇事迹的这几天,几乎是在泪水中度过。亲友哭、同事哭、朋友哭……
泪眼模糊中,秦勇硬汉子的形象却越来越清晰。
——题记秦勇走了,51岁,正是事业上施展身手的黄金时期。
秦勇走了,带着对亲人的牵挂与不舍,带着对自己事业的执着与挚爱。
“多好的一个人哪,他这是累死的呀!”领导和同事们抑制不住内心的伤痛和思念。
敬业实干,他是出名的拼命三郎
秦勇的父亲秦长发是建工师第一代建筑工人,也是建工师的劳动模范。生于思、长于斯,秦勇深深了解建筑工人的苦与乐,也深深地爱上了这一行。
董事长于谋广扼腕痛惜地说:“秦勇是一个技术全面的人才,也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 2003年2月,秦勇随建工师上千名工人参加青藏铁路工程建设。初上高原,高原反应强烈,加之正值雨季,平均每月20天的雨天让项目部难显身手,工人们一度士气低落。作为技术负责人的秦勇,更是急在心上,他找当地群众了解气候特征、去施工现场核查工程量,重新调整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充分利用雨停的短暂时间抢抓进度,及时向工程指挥部报检并取得认证,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使施工进度和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在6月下旬拉萨指挥部组织的全线观摩会上,由秦勇负责施工技术的400米试验段样板路基获好评,并在随后的4个月中,按时完成了计划目标,被评为优良工程。
可是,在这成绩的背后,秦勇却付出了极大的苦与累。每逢下雨停工时,他去施工现场查看,做停雨后的施工计划。由于缺氧,他常常停下脚步歇会,由于乏力,他经常滑倒,每次回到宿舍时,都见他浑身是泥,有时还瘸着腿走回来。
石河子高架桥建设中的2012年1月底,秦勇照例最后一次巡视工地后,准备停工休息。他忽然发现斜拉桥底座桩基未清理,桩基上的钢筋被混凝土掉渣覆盖,如不清理,来年浇筑混凝土时,会影响工程质量。当时工人们都已放假回家,秦勇就带着项目部七名干部,下到七八米深的基座坑里,用十字镐砍刨混凝土废渣。当时气温零下二十多度,刺骨的寒风吹的手和脸都要冻僵了,凝固的废渣非常坚硬,一镐下去,只能刨下火柴盒大小的混凝块,且手和胳膊震得生疼。身强体壮的人干一会儿就受不了了,而身患乙肝、糖尿病、腰椎病正吃药打针的秦勇,仍在一镐一镐地刨着。腰疼了,他直起身子来活动活动,胳膊和手疼了、酸了,他甩甩手臂,出汗了,他脱了大衣干。一天下来,手和胳膊疼得连碗筷都拿不住了。可他硬是带着干部们干了三天,将桩基上的钢筋全部刨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