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来兵团8年,了解越深,就越觉得离不开,甚至连回老家都感觉不适应,好像自己天生就该是兵团人!”金刚说。
2006年,大专毕业的金刚成为河南华信学院第一个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他志愿服务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市党委组织部,人人都喜欢这个勤快的“河南娃”。因为人员少,只要有事,大家都会在走廊里大喊一声“金刚”,对工作他来者不拒。在协助筹备市第九次党代会期间,舍友经常纳闷怎么总见不着他,金刚其实天天都在加班,总结会上,师领导当众表扬了他,这让他的干劲儿更足了。
金刚的目标原本是到最艰苦的基层连队锻炼自己。两年志愿服务期满,金刚获得多方挽留,他决定留在兵团不走了。
2008年9月1日,金刚正式到第六师共青团农场最偏远的一连报到。他的新岗位是一连副指导员,看到矮矮的土坯房,坑坑洼洼的田间土路,眼神不禁黯淡下来。农场领导看到他失落的表情安慰他:“这里是好地方,水好、人好、干部好,希望你能有所作为!”
新疆地界太大,刚到连队,金刚就买了一辆摩托车,连队干部看他技术不高,担心出事,总有人陪他一起出门。冬天,连队的食堂不开伙,不会做饭的金刚只能煮面,被有些职工看到了,总邀请他去家里吃。
吃“百家饭”与职工面对面交流,让金刚更深刻地了解了连队职工的生活,明白了什么是屯垦人。在职工的描述中,一幅幅军垦战士战天斗地的画面浮现在眼前:1958年,在共青团农场创办之初,13名团员青年,赶着两驾马车挺进到戈壁瀚海中勘地选址,他们吃冰馍,喝雪水,住马厩,蹲地窝,拉开了六师共青团农场建场的序幕……
金刚当时还不知道共青团农场即将迎来蜕变。时隔半个世纪,2008年,以传统种植农业为主的共青团农场面临着跨越式的重大转型升级——兵团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落户农场后,将按照兵团构建“三大基地”的目标,打造一个集兵团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平台、屯垦戍边典范、文明生态连队样板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区。
具体的任务落在金刚肩头,他带领一连职工投入到园区万亩防护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同样都是在这里劳作,这不和第一代军垦人肩负着相同的历史使命吗?”想到这儿,金刚感到任务重大。连续两年的10月份,待连队职工棉花秋收结束,金刚就每天带领10余名职工来到38公里外的农场荒原种树,迎着呼啸的西北风,植树劳动大会战开始了,直到11月土地冰冻才作罢。
如今,园区正在按照规划蓝图逐步发展,现代畜牧业养殖基地、万亩特色林果业、设施农业大棚种植规模初现。金刚他们6年前栽种的小树苗已经长成碗口粗的大树,每次经过郁郁葱葱的林带,金刚都会满怀豪情,为自己是屯垦人自豪。
“越是苦难的岁月越是能被我铭记,对连队刻骨铭心的爱和不计回报的付出就是当时的磨练赐给我的!”金刚感慨地说。
“如今,连队在变,到场部的通连公路修通了,职工住宿条件大有改善,很多人在连队的房子只是干活时住,冬天则搬回场部楼房。只要有机会,我会向他们宣传新科技、新理念,近年来,收入每年都在提高,这些变化让我对连队发展充满了信心!”金刚说。
“很难想象,我竟然在五四前夕收获了一份特殊的青年节礼物!”金刚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共青团农场视察期间,勉励了西部计划志愿者。
据统计,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在兵团实施10年来,共有3292名志愿者结束服务期,其中1519人留在新疆就业发展(兵团1062人、地方457人),留疆比率46.1%,留兵团比率32.3%.
农场人都爱说金刚“捡了个大便宜”。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的大眼睛女孩王润2010年来到共青团农场志愿服务,偏偏看上了晒得黝黑的金刚,相恋一年后,两人结了婚。王润不仅不走了,还让外地上大学的弟弟妹妹来新疆、来兵团发展。
9月,金刚家的“兵团第二代”也即将诞生。
本报记者 王雪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