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用“仁心”医术温暖万千“人心”
——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外科主任肖颖彬教授
在医学界,他率领科室先后成功实施了世界首例高原心脏不停跳、“三尖瓣骑跨”矫治等重大疑难手术,救治了3万多例患者。在患者眼中,他是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医生,医术精湛,和蔼可亲。在学生和同事心里,他严谨而又博学,对待工作一丝不苟。
肖颖彬被赋予了不同的角色,但不变的是红色军医的底色。
刚刚跨过半百之年的他,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心外科主任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8年。“作为医生,不仅要救治好人心,还要挽救人心、温暖人心。”这是肖颖彬常说的一句话。
100%的努力换取1%的希望
在肖颖彬的心中,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无论什么情况,他都不放弃。
1996年底,肖颖彬所在的心外科收治了3名一岁左右的复杂先心病患儿,张新扬就是其中之一。张新扬患有法洛氏四联症,一种心脏有4种畸形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曾多次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生命危在旦夕,只有手术才是孩子唯一的出路。
面对生命垂危的孩子,肖颖彬决定冒风险闯禁区。医院组织相关科室会诊,部分与会人员都表示反对,认为风险太大。面对大家的劝告,肖颖彬却说:“作为一名医生,应该将病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不能考虑其他。哪怕病人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去救治。”
为确保成功,术前他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精心设计多套手术方案。张新扬的手术最惊险,从早上8点做到下午3点才完成,术后当天,监护仪显示孩子生命体征正常。然而,到了深夜1点半,孩子血压突然急剧下降,心脏骤停,一直守在监护室的肖颖彬当机立断,打破抢救常规,通知手术室人员速到监护室配合床旁急救。他带领医护人员在孩子的监护床边拉起一个布帘,搭成一个临时手术室,就地进行开胸抢救。到凌晨4点,抢救终于取得成功。
孩子入院时叫“张天扬”,出院后家人将他的名字改成了“张新扬”,以此表达对新桥医院心外科和肖颖彬的终生感激。
杜绝“红包”,不碰“高压线”
从医35年,肖颖彬没收过一个红包。在采访中,“不受尘埃半点侵,全心全意为病人”,肖颖彬从医以来始终恪守的行医理念让人折服。
“患者们已经饱受病痛的折磨,做为人民军医,我们怎能忍心让他们的情感和家庭、经济再受伤害呢?”肖颖彬总是这样告诫身边的同事。从上任第一天起,他就将红包、回扣等影响医患关系、增加患者负担的不良行为定为科室“红线”和“高压线”,不可逾越。
2011年9月20日上午,身患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刘云波的姨父,从西安紧急赶到重庆探望。顾虑到自己一家是外地人,在重庆没有任何熟人和关系,其姨父到达医院的第一句话就是让刘云波的妻子去给医生送红包,“否则不会安排好医生、不会好好给病人做手术”。当妻子告诉他,刘云波已经进了手术室,而且是由科室主任、著名心外科专家肖颖彬教授主刀时,其姨父和其他亲友均表示没想到。6个小时后,手术圆满成功。此时,刘云波姨父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
在心外科科室,本来设了一块“意见墙”,让患者提意见。如今“意见墙”却成了“感谢墙”,上面贴满了感谢信,有手写的,有打印的,都写着患者或家属的名字。记者前来采访,问道:“这不是‘意见墙’吗,怎么都贴着感谢信呀?”在场的患者及家属都笑了:“那没有意见怎么办呀,想说的都只剩下感谢了。”
“不仅要救治人心,更要温暖人心”
肖颖彬说,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如果一个人的“心”坏了,不管是生理上的、还是心理上的,都非常可怕,他说:“我们不仅要救治好人心,更要挽救人心、温暖人心。”
今年6月中旬,记者在心外科见到了第三次从死神手里逃过一劫的盲女唐乾。她患的是一种先天性遗传心脏病——马凡综合征,这个病可导致人体骨骼、眼和心血管发生病变,尤其是主动脉的各个部分随时都有病变的危险,形成动脉瘤,导致人的猝死。
2010年第二次发病时,唐乾陷入绝望。想到高昂的手术费,想到被自己的疾病拖得家徒四壁的家人,还有即使手术成功,依然可能存在的其他病变……种种情况让这个坚强的女孩选择了拒绝治疗。得知唐乾的情况后,肖颖彬推掉工作,专门找她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心,鼓励她一定不要放弃。
肖颖彬拨开了唐乾心中的黑暗,再度唤起了她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唐乾的第二次手术成功了,战胜了命运和死神的唐乾说:“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不管以后还会遇到什么挫折,我都将不再自暴自弃,我要用余下的时间去报答所有曾经帮助我支持我鼓励我的人们,特别是肖主任!”(7月12日的《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中工网通讯员 陈晓霞 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