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春走基层】回乡“开荒”
——一位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故事
中工网记者 高柱 李娜
文含君半蹲身躯、眉头紧锁,双手小心翼翼护着现出不振之态的幼苗。已进初春,冷空气却持续在四川大地肆虐,前些日子还长势良好的果树苗明显受到了影响。
“李技术员,树苗的叶子开始卷曲变色,会不会有什么问题?”他拨通县里农业局技术人员的电话,得知并无大碍后才长吁一口气,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文含君慢慢直起身,走到山坡上俯视脚下些许绿意的土地,半年前还是荒野一片的画面再一次从记忆中浮现,他嘴角微微上扬,自言自语:“春天来了……”
回归土地做“老农”
上世纪90年代,初中毕业后的文含君与大哥一起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从在工地上摸爬滚打、车间里熬夜赶工到成为一家外贸公司派驻越南、年薪超10万元的中层干部,本可在中年伊始过上安逸的生活,但他却做了一个起初令全家人都不解的决定。
四川省西充县光华乡,是文含君的老家。2014年,他携患病妻子回乡治疗,除守护照料妻子外,文含君每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骑着摩托车在光华乡 “兜风”。他发现,昔日乡村长满稻谷蔬菜的土地被野草占据。
文含君狠狠嘬了一口烟,目光看向远处,“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啊,看到荒了心里难受” 。日趋荒芜的土地,老幼留守的无力……文含君就是被这样的图景深深刺痛,而后离开打拼20余年的城市,回到生养他的地方开始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创业,选择回乡做一名“老农民”。
文含君在寻求乡政府的帮助后,承包了光华乡李家湾、任家户、老君观等地块,然而从城市回归土地做“老农民”充满艰辛与考验,2015年——仅过了一年时间,他的两鬓就已微现斑白。
“万事开头难,最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相信会越来越好!”新春刚过,文含君在自家田地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意外的政策“红包”
2015年10月,文含君承包的数百亩荒田破土动工,5台挖掘机同时入驻作业,几个邻村的老乡闻讯跑来看热闹,七嘴八舌议论着这许久未见的阵仗:“现在种地还能挣钱?” “这荒地能长出‘黄金’来吗”……文含君至今对那天的情景印象深刻,“老乡们不知道我要干什么,好多相熟的还为我担心。”
为了成片、规模化栽植,在挖掘机难以进入的地方,文含君聘用农村留守劳动力将500余亩荒地平整成大块土地。按计划,接下来要放苗、培土、覆膜,该选什么样的果苗?培土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结合四川的气候条件到底是否该覆膜?按照文含君的初步估计,果树幼苗成长周期较长,至少4年以后才能有所成效。这期间会有不断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投入,文含君顶着巨大的压力。
这时,一个意外的惊喜降临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文含君在与朋友聊天中得知县农业局对土地承包有政策,便半信半疑到政务中心咨询一番后填表了事。没想到,第二天他便接到了县农业局的电话,政府可以为他提供每亩土地1000元的补贴,同时指定农业技术人员为其提供指导。对于这一“天降福利”,文含君到现在还觉得如做梦一般,“本以为创业是自己的事,哪想到政府还有政策出钱出力。”
文含君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就在一个月前,县林业局专程到他承包的果园测量面积,预计补贴款项马上就能下发到位,而县里指派的农技员也经常到他的田间地头关注果苗长势。
带动家乡“朋友圈”
“现在可不一样了,地翻平、苗入地,周边老乡对我的态度都变了!”越过一路蜿蜒,来到文含君承包的土地后,他带领记者在周边逛了起来。沿途总能看见背竹篓捡柴的年迈老人,他们见到文含君时都会热情地打招呼。“土地荒着,他承包了,我们闲时还能到他这里干农活赚点钱,好事!”一位婆婆告诉《工人日报》记者,最多的时候周边乡里乡亲近200人到文含君的果园打零工,家门口就能挣到钱,甭管年纪大小大家都干得乐呵。
事实上,许多外出务工多年的同乡也乐见其成。“很多外出务工的同乡让我先打个样,果园要做好了,他们也回来!”文含君拿出手机给记者翻看几个外出务工同乡QQ群和微信群,里面有他分享的返乡创业政策信息和果园进展。
文含君说,他想用切实行动带动家乡的“朋友圈”,“其实好多在外面闯的人都想回来,只不过苦于对家乡情况了解太少,不知从何下手。”
现在,文含君正紧锣密鼓着手2016年的工作部署。他远眺那种满柑橘、苹果、李子、桃和枣等10余种水果的良田,虽垄垄成行,却仍只是一片红黄,塑料薄膜覆盖下幼苗的生命萌动只能靠猜测,“再等4年时间,这里就每年都会有果花飘香。”文含君默默地望着这摆在眼前的通过奋斗而得的“杰作”,双手扶正立在地头的一块果苗牌,规整的红漆字告诉所有人,那片果树的名字叫做“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