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幸福的老两口。
还债 做事凭良心 争取一个都不少
今年春节回家六天,喻克伦接连办了几件事,核心只有一个——“还钱”。
大年初一,喻克伦带着家人风尘仆仆地从贵州六盘水赶到资阳雁江区石岭镇洪湖村,看望多年前一起务工的大包工头黄汉全,这位87岁的耄耋老人对当时情景仍记忆犹新。喻克伦说这次看望黄汉全并不是讨债,“就是想请他证明当年我确实没拿到钱”。
而原来的近200名工友如今天各一方,一些人甚至远在北京、东北、新疆。靠着回忆,喻克伦费尽周折,支付了部分工友工资,“剩下的因为时间久远,记不清楚,需要查证核实”。
深信喻克伦不会赖账的,还有他的“毛根”朋友,也是当年的工友胡玉琪。大年初三,刚回到老家的喻克伦,迫不及待地找到同村的胡玉琪,拿出几千元,请他代为支付欠薪。
2月11日,大年初四一早,仁寿县凤陵乡一家超市,一名不速之客的到来,让老板黎华帝惊讶不已。来人正是喻克伦,经多方打听,他终于找到了这位一起在广西天生桥修电站的工友。
32年未见,两人音容大变,黎华帝没有认出眼前的喻克伦,直到对方提起欠薪,他才恍然大悟。“没想到,真的没想到”,黎华帝说从1983年9月到1984年1月,他跟喻克伦干了不到4个月,因一直领不到工钱,便回了四川老家。听了喻克伦解释后,多年疑虑就此冰释。
大年初五,面对专程来访的喻克伦,他的工友、乐山市井研县周坡镇石马村村民龙德康拿出保管多年的建筑队名单,“当时共分为5个组,前后进过30个工地,中间不断有人员进出,因为年代久远,现在只剩3个组的名单了”。毕竟已经过去了35年,好多事都变得有些模糊,对于遗失的名单部分,喻克伦叫龙德康一起回忆,“能想起来一个是一个,争取一个都不少。”
经过核实,喻克伦当年的欠薪总共是3万余元,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现在已经偿还了4万余元,“每个人的钱从几十到百把元不等,虽然不多,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这已经是一笔大数目了。托大家理解,没有讨要利息”,对此,喻克伦充满感激。
目前,定居在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的喻克伦通过各种方式,已经偿清了95%以上的欠薪。“大小是个情,长短是个义”,喻克伦说,过段时间,他还将返回四川老家,无论如何都要把剩下的工资全部付清,“无愧于人,无愧于心”。
本报记者 王旭/文 图由受访者提供
包工头兄弟不欠薪 生死接力为承诺 | 2010-02-24 |
35名工人35.474万 “信义叔侄”工... | 2010-02-24 |
“信义包工头”陈武现:打工15年还清农民... | 2010-02-24 |
盘点:平凡农民工传递正能量(组图) | 2010-02-24 |
“讨薪大姐”陈美杏17年为10万多名农民... | 2010-02-24 |
“讨薪大姐”陈美杏:17年为10万多农民... | 2010-02-24 |
武汉8名农民工滞留窝棚讨薪 捡菜叶吃20... | 2010-02-24 |
“小包工头”遇上“大烦心事” | 2010-02-24 |
喻克伦:没有欠下来生债,此生无憾了(图) | 2010-02-24 |
一个“包工头”35年的还债之路 | 2010-0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