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王海(右二)和工友们交流焊接技术
他,只是一名普通工人,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可他有着自己的中国梦。他的梦扎根于最平凡的工作岗位中。
他,在电焊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
他,在岗位上自学成才、勇于创新,独创了电焊操作法——“王海操作法”。
他,在平凡的岗位中实现了自己的“金蓝领”之梦。
他,就是今年42岁的王海,齐轨道装备公司二货车间国际焊接技师,一名新时期的优秀产业工人。
精湛技艺从学练中来
说起王海,不能不提起他的“王海操作法”。
“王海操作法”是王海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自己独特的气体保护焊操作法,只要你掌握了这种焊接方法,半个月就可上岗。别小看了这个操作法,它可是2004年的“黑龙江省职工优秀创新成果奖”。
“稳、准、悟、勤”是“王海操作法”的四大法宝。
成绩的取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时间与毅力的结合。
27年平平凡凡的电焊生涯,给了王海“十年磨一剑”的时间,27年,王海磨成了自己的利剑!
王海坚定自己的信念:“一个人文化基础差,但追求不能差;知识水平低,但志向不能低。”
1986年,刚刚初中毕业的王海接班入厂,开始跟着他的师傅徐胜旺学习电焊技术。为尽快掌握技术要领,王海把学习的出发点定位在工作实践中,往往拿起焊把一练就是半天,人被焊烟呛的头晕眼花,脸烤脱了皮,眼睛被弧光晃得又红又肿,胳膊和腿上烫的尽是伤疤,可他从未退缩过。
为了弥补自己文化理论底子薄的不足,他给自己定了条规矩,那就是每天都要坚持阅读专业书籍2小时。在家里,他的枕头比别人的要高出一块,因为枕头下面塞满了书。
师傅教育王海:“一道焊缝就如同一个签名,你所焊的焊缝不允许有一点纰漏,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用户的检验。”
王海默默地记住师傅的教诲,无数个日日夜夜,焊花伴随着聚精会神的面孔,闪耀着执着追求和坚持不懈的光芒。
向原有的旧工艺、旧方法挑战,是王海区别于其他焊工的地方。已经拥有扎实焊接基础的王海开始向气体保护焊领域探询。
由于车间当时极少使用这种焊接方法,没有以往的经验可以借鉴,为了掌握好这种全新的焊接方法,王海花了不少心思,查资料、做试验、再查资料、再做试验……如此反反复复,重复着单一而枯燥的工作,有时为了找到一个合适的焊接电流,他反复试验好几天。为确保焊接工艺不走样,每次王海都要随身带一把小尺子,对照焊接工艺要求,对每一个焊件、每一个细微的尺寸,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一分一毫地进行严格测量,寻找最佳的焊接配比,努力使每一个焊件都成为精品。很长一段时间里,他膝盖上的血泡都一直没有好过,常拿焊条的两根手指上也结了一层厚厚的硬茧。大家常常打趣地说,王海身上有三多:焊条比别人用的多、汗水比别人流的多、身上被烫出的伤疤比别人多。
就是靠着这种能吃苦、肯钻研的精神,王海很快掌握了气体保护焊的焊接方法,并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焊接方式。平、立、横、仰全位置,高强钢、80A钢、不锈钢、铝合金等多种有色金属均可操作,不仅焊接成型美观,而且工作效率极高。在2003年公司气体保护焊技能大赛中,他用此法一举夺魁,获得电焊工种状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