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创造”,夯实自主创新路
再制造产品的成功研发,让杨永利和他的团队信心倍增,也激励着他们向着更高更远的征途迈进。
2007年开始,公司淘汰原来的常规制造业务,全力发展自主创新业务。“我们也开始致力于研发工业化生产的最优解决方案,让大规模生产陶瓷内衬复合油管的整套生产线都科学化、规范化、最优化。”杨永利说,“这个过程,各级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很大支持。”项目在2009年被国家财政部确立为国家产业技术成果转化项目,2011年被国家发改委确立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项目,2013年被科技厅确立为吉林省双十工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至今,“公司合计得到了大概40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全部用于研发和扩大生产。”杨永利介绍,公司内设有3所研究室和70余名科研人员,同时与中国石油集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吉林大学等院校科研部门开展合作。
在不断创新的路上,公司的成果也越来越多。
2010年,公司研发出陶瓷内衬抽油泵、钨合金凡尔座和氧化锆增韧氧化铝陶瓷球等;2012年生产了12米长的陶瓷内衬管线管,开发出了陶瓷内衬弯头等管件产业化方法;开发了陶瓷复合管道防腐防垢技术……至今,杨永利共获得2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7项,通过了美国石油学会的APIQ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依托专利和核心技术,杨永利的团队研发出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金属陶瓷内衬复合油管、金属陶瓷抽油泵、金属陶瓷内衬管线管等系列产品并都产业化,形成了“拳头”效应。“再制造陶瓷内衬油管”2009年被纳入国家《再制造产品目录》。
如今,大多公司已在松原、宁夏成立了两个生产基地,年产能力达6万吨,再制造产品已在吉林油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延长油田、大港辽河油田推广运用。2015年,他们还将陆续在天津滨海新区、山东东营、新疆克拉玛依等地建立合资生产基地,甚至与哈萨克斯坦达成意向合作协议,让产品走出国门。
对于公司未来的发展走向,杨永利有自己的蓝图,他制定了新建基地和生产线、研发超深井管材、研发石油化工工艺管道管材、公司上市、把“中国创造”的产品推向国际的“六步走”计划,“我努力在60岁之前,将它们全部实现。”
相关链接:
杨永利,男,1960年8月生,现任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大多公司是一家以石油配套产业新技术、新材料研发、生产、投资为发展方向的跨区域大型企业集团,在金属陶瓷复合钢管、金属陶瓷抽油泵技术领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与多项石油配套装备制造能力。
公司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离心法制备金属陶瓷复合钢管技术方面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并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的金属陶瓷复合钢管技术体系。公司拥有专利27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8项,美国发明专利1项。 (本报记者 董杰 实习生 郭婷)
闵恩泽:让“地沟油”化害为利 | 2011-03-04 |
尹相礼:养细菌的党员 | 2011-03-04 |
公交司机肖吉学用心服务 把爱献给乘客 | 2011-03-04 |
入选美“青年奇才” 14岁华裔少女变“地... | 2011-03-04 |
在奉献和创造中绽放美丽 | 2011-03-04 |
都傧:扼住命运咽喉的才是勇士(图) | 2011-03-04 |
赵书金:“80后”“破烂王” | 2011-03-04 |
王连明:二十七载磨一剑(图) | 2011-03-04 |
记长江重庆航道工程局工程师李红勇:黄金水... | 2011-03-04 |
回应时代的呼唤 | 2011-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