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中公司老工人唐名仰(本报记者 尹定文/摄)
支秉渊
支秉渊制造的第一辆完全国产汽车
谁能想到,如今祁阳农改厂残破厂房的背后,曾经有载入史册的辉煌(本报记者 尹定文/摄)
这不是美丽的童话,而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实。
这不是上天的保佑,而是梦的魅力。
曾被《大公报》称为“中国的福特”的支秉渊,在工业基础薄弱,物质匮乏,人才短缺的困境中,承载着对汽车的梦想,1942年的一个仲夏之夜,在湖南祁阳制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第一辆汽车。
一个月后,支秉渊驾车从湖南祁阳出发,历时近半个月,途经近千公里,翻越贵州、四川两省的崇山峻岭,完好地将它开到了重庆——这座战时的陪都。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第一辆国产汽车的诞生既鼓舞了抗战中的人们,也带来了振兴中华民族工业的希望。
毫不起眼的“篱笆工厂”
10月22日,骄阳照射着祁阳城。这座因诞生中国第一辆汽车而被载入史册的湘南小城,热闹繁荣。
89岁的唐名仰老人坐在侄儿唐伟国家门口的板凳上,沐浴着深秋的阳光,恬静而安逸。由于没有娶妻生子,如今他的生活由唐伟国一家照顾。
他们的住宅在祁阳城东郊,宝塔街在抗日战争时期被当地人称之为上海的“南京路”。随着淞沪会战爆发,上海新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中公司”)的创办人支秉渊,率领员工从上海一路颠沛流离,到了湖南祁阳,安家在祁阳城东郊的海水湾。
落址于此,支秉渊看中的是它天然的地理优势。这里是祁水汇入湘江的交汇点,有水路可通衡阳、长沙,有铁路可达桂林。
新厂址选定后,新中公司的工人开始建厂房,修围墙。
在祁阳文人欧阳友徽人生最后一本著作《故园随笔》中如是描述:新中公司搬到祁阳的时间是1938年,新厂址建立在祁阳城东郊二里许的海水湾,我到祖师殿去上学,每天都要来回四次经过新中公司门前那条由煤渣铺成的简易公路。起初,新中公司规模并不大,占地约8000平方米,周边用剖成三指宽的南竹竹片,编成约2.5米高的竹篱笆围墙,老百姓称它为“篱笆工厂”。墙内的厂房十分简陋,清一色的平房,以杉树皮为墙、顶棚,一幢接一幢。从空中往下看,就像老百姓的住房,毫不起眼。
工厂的工人们借宿在当地老百姓家里,而安顿在唐名仰家里的,则是新中公司的厂长魏如。
唐名仰能顺利进入新中公司当工人,也多亏魏如的推荐。唐名仰在进入该公司之前,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铁疙瘩”,在新中公司搬迁到祁阳一年后的一天,魏如问唐名仰是否想去工厂上班,唐名仰很是心动,但是也很纠结。
他担心自己不会干这些活,后得知厂里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教导他时,他答应了。唐名仰说,一般要进入厂里做事,都要通过考试,自己其实是通过“走后门”进去的。唐名仰说,新中公司在祁阳有三家分厂,如今的祁阳农改厂、祁阳一中、草席厂的所在地分别是当时的一厂、二厂、三厂。
他被分在新中公司二厂的翻砂车间,工厂那些制作好的模具都被搬运到这里,浇注铁水。大部分都是汽车的零部件模具,也有修铁路的钢轨模具,其中包括最重要的汽车发动机模具。制作汽车零部件时,都是根据不同的模具,用木板和河沙隔开。
制作汽车零部件的材料都是新中公司自己生产,他们建造了一个非常大的铁炉,铁水烧好后,由4名工人将铁水抬往翻砂车间浇注。
唐名仰进入公司的前半年时间,都是由支秉渊从上海带过来的技术工人教导。他所在的二厂有近20个车间,每个车间都有30~40名工人。“当时二厂有两个食堂,我们这些做学徒的每天三餐都是免费。”他说,菜样有很多种,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每人一大碗菜,一大碗饭。
半年后,唐名仰转为正式工人,每个月的工资20元左右,转正之后的工人不再享受免费工作餐的待遇。“如果要在工厂吃饭,就得自己掏钱。”如今,唐名仰已经不记得当时每天生活费要多少钱,他只记得当时厂里吃饭要自己买票,公司食堂人员每天都会向当地的老百姓购买大米、蔬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