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一代钢铁工人的命运 在钢铁业数十年变迁中沉浮
//www.workercn.cn2016-10-2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寒冬

  “宁湘,你知道,我们湘钢正经受着生存还是死亡的巨大考验。”

  占地500公顷的湘钢,在湘潭本地有“十里钢城”之称。在这片比11个天安门广场面积还大的区域里,车间与车间之间的距离,都要用汽车或者电动摩托车来丈量。

  因此,当2015年11月中旬,那份仅名称就足足有58个字的红头文件印发到全公司时,在湘钢渣钢回收加工厂工作的成宁湘和刘利军并不知道,其他近1.5万名同事有何感想。

  由于名称太长,这份与所有湘钢人命运息息相关的红头文件,被简练地概括成“战危机、保生存的十项决定”,甚至直接就叫做“十项决定”。讲实情、交实底,是“十项决定”的第一条。

  由公司党群工作部牵头的形势报告会,在公司各个层级进行。“伴随着近几年来钢价连续深幅下跌,2015年吨材平均售价同比下降了近1000元,全行业亏损面超过50%,公司供销差价曾一度下跌到635元/吨。”类似的数字仿佛带着寒冬的意味,震颤着包括成宁湘在内的所有湘钢员工的心。在这一轮钢铁行业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湘钢同其他国内多数钢企一样,效益指标从峰值跌到谷底,生存的压力愈来愈大。

  只是,危机总是在好日子里深藏不露,当坏日子来临时,才会显露峥嵘。

  从表面上看,“十里钢城”依然遵循着既有的“惯性”运转。大家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每月按时领着工资。刘利军在记忆里翻找了很久,也想不出这几年来自己的生活受到了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成宁湘倒是“从当时的新闻里看到,大环境确实不太好”。

  结束了黄金十年的钢铁行业已经步入了“寒冬”。2015年,钢材均价从年初接近3200元/吨,跌到年底的2200元/吨,大幅下挫了1000元/吨。即便是如此白菜价,全国钢企全年产出的8.03亿吨粗钢,产销率也只有71%,近三成的产能处于闲置状态。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有近60家钢铁企业关停,重点钢铁企业亏损达645.34亿元。

  虽然不在核心主业部门上班,但成宁湘和刘利军都察觉到,一些变化正在“十里钢城”发生:“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这句似曾相识的话,在沉寂了10多年之后,又频频出现在公司的文件和报纸上;“先机关后基层,先管理人员后一线职工”,随着改革的推进,率先从干部改起的各种故事和数字,不断刺激着员工们的神经。

  在截止到今年6月的一年多时间里,湘钢中层管理人员在岗人数由2014年底的145人精简至114人,科级管理人员在岗人数由627人精简至463人。

  “以奋斗者为本”的理念和以“项目制”为抓手的运行机制改革,给企业带来了更浓烈的竞争氛围,“市场信号”也越发清晰地传导到了每个岗位。

  “落实减员压编措施,确保2017年底钢铁主业人均年产钢800吨以上。制定鼓励转岗分流职工退出政策,如适当放宽内退年龄、自愿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暂停履行劳动合同等。”

  十项决定的第六条内容,让许多像成宁湘一样,一直对“国有企业”心存优越感的老员工心里打起了鼓:这是意味着铁饭碗要打破了吗?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7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