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为吉林日报社记者至今已有17年。在这6000多个日子里,最难以忘记的是曾经采写过的一个个杰出、伟大而又崇高的典型人物:汪洋湖、吴亚琴、崔光日、黄大年……走近他们,向读者们真实再现了一个个平凡中孕育着的高尚灵魂,这是一名记者最纯粹的职责。
第一次在吉林大学会议室座谈时,当“卓越的科学家”“无私的爱国者”“优秀人民教师”等一个个评价性的词汇从被访者嘴里说出时,我觉得黄大年教授的形象高大得几乎让人不可理解:为什么他要放弃英国的高薪洋房回到祖国从零开始?为什么他不惜生命去做科研?为什么他总说“活一天赚一天”……
为了寻找答案,我一遍遍地去看他生前仅有的几段视频资料,一页页翻阅他的微信朋友圈,梳理一个个采访对象的采访笔记,静静地驻足在他的办公室,在心里复原着他为学生们解答问题的场景。
直到我们听到姚丽华老师在黄大年逝世后为他再次唱起的《我爱你中国》;直到任波老师说起,每次黄大年老师听到《我爱你中国》《我和我的祖国》这样的歌曲时都会泪流满面;直到我们看到黄大年微信朋友圈中的“黄大年之问”,他把邓稼先作为自己的偶像,他说:“看到他,你会知道怎样才能一生无悔,什么才能称之为中国脊梁。当你面临同样选择时,你是否会像他那样,义无反顾?”那一刻,我们读懂了他。爱国,于他是刻骨的;为了祖国奉献一生,就是他生命的答案。
采访过后,我和刘怀主任、任爽记者用了三天两夜,挥泪赶写。2月27日、28日,在全国媒体中率先发表长篇通讯《把一切献给你,我的祖国》,3月1日,又刊发追忆类文章《地质宫不灭的灯火》。在中组部、中宣部等国家部委和吉林省委组建黄大年先进事迹报告团后,我被选为报告团成员之一,在全国巡讲他的故事。
这次采写、宣讲黄大年,对我来讲,不仅有心灵深处的感动,也有无法言说的痛苦。唯恐自己站位不高、理解不深,辜负了这样伟大的人生、辜负了这个伟大的群体。每当这个时候,我再次走近穆青,走近张严平,走进新闻前辈们创作典型人物的过程。
我知道了,正是一代代新闻人用“笔”记录,用“心”雕刻,才让“黄大年们”鲜活地矗立于天地之间,铭刻在人民心中。(政法部 孙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