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前一天,我们拿到廉租房的钥匙,一家三口搬到盛景华庭南苑的浦口青年人才公寓。房子是公租房,两居室,虽说客厅厨房白天也需要开灯,但双阳台。主卧里有个飘窗,租金很便宜。立秋的那天晚上,我们一对老夫妻在新家里庆贺,1米8的小伙子也欢呼:终于有属于自己的房间了,还是带阳台的——终于过上有家的日子了。
很多年之前,孤身一人的我在南京城打拼时认识了老杨。老杨是浦口永宁镇乡村人,父母是农民,我们成婚也无法给我们如何援助不说,还需要我们处处照应。我们两个残疾人在南京河西地区什么都做过,我做得最长的工作是卖报纸杂志,还有豆浆。老杨开始和我一起卖报纸,后来用卖报纸挣来的钱买了残疾车拉客,收入还行。我们租住农民的单室套,没有卫生间,室内没有自来水,一张床一个简易衣柜,一个煤气灶和一张既是吃饭也是我书案的折叠桌就是家的全部了。
这样的日子过了2年,期间认识了浦口区当年的妇联主席王青,她得知我的情况后,帮我联系好了愿意接受我家孩子读书的学校,并让我做了她们妇联论坛上的版主,为了敦促我天天不落下写作,还请了老师教我如何创作,并每月都发我版主劳务费。在她的鼓励帮助之下,我对生活的有了信心,下班归来,和做功课的儿子聊聊天,辅导他写作业,帮他尽快地融入新的生活环境,当然不能放弃写作。
租住的农民房子,孩子的卧室窗外是一条河,室内蚊子特别多,一个晚上要接力点两盘蚊香。看着孩子腿上密集的红包,心疼之下,我决定买房。积蓄有限,从不找人借钱的我能买到的只是面积很小的旧屋。尽管如此,我们和婆婆在房间里收拾东西,都在感叹生活环境终于好起来了。我买了洗衣机,添置了让孩子写字的书桌。肢体残疾的老杨也申请到了低保。
住在碧云山庄,晚上我们一家经常去小区的健身区域玩玩健身器材,和孩子打羽毛球,看邻居们打排球,跳广场舞,生活终于接近小康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加大对残疾人的关注度,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鼓动更多的用人单位聘用残疾人,还针对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开办各种职业技能培训班,让有需求有就业意愿的残疾人通过技能培训,增加就业筹码,为残疾人开店、就业开辟坦途。还借助助残日、聋人节、肢残人节、残疾人日等对贫困残疾人发放实用家电、轮椅、拐杖,联合各家公益组织把残疾人的各种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并出台了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交通的政策,全面提高残疾人的幸福生活指数。虽说我换了好几份工作,但没有空窗期,工作地点从浦口区换到了南京主城区,地铁、公交、轮渡都免费乘坐。即使我23点半下班,也能坐上回家的地铁。
我也与时俱进,用微信红包和银行卡接收稿费,获奖证书都用快递了,缴纳水电煤气都是用微信转账了,购物买车票都在手机上搞掂。而乡村的公公婆婆住我们出钱翻盖的新房子,有太阳能热水器,有抽水马桶,用上了全套家电,生活方便多了。土地流转了,他们脱离了沉重的农业劳动,自己偶尔在外打零工,加上子女孝顺的钱,日子比我们悠哉得多。他们早就有了新农保,医疗费都可以报销,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不久之后还能住上搬迁安居房。70多岁的婆婆精气神好得很,还能跟着我四处游玩。今年,我们更是得以住进了条件更好的浦口青年人才公寓。
10月初,我还受邀参加了江苏残联在江苏饭店举办的残疾人文学创作培训班,来自全省十几个市的残疾人作家在江苏饭店大会师,脑瘫的诗人,肢残、听障的作家和省内宣传部门的负责人云集。残联聘请了全国知名作家、诗人、主编们给残疾人作家上课,讲述创作知识、投稿技巧,并和他们合影、互动、改稿。副理事长肖敏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说江苏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加强基层残疾人文化建设,丰富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鼓励残疾人文学爱好者多出精品力作,在全国率先举办残疾人创作培训班,让残疾作家牢记文化使命,坚守不懈地实现自我突破,攀登文学高峰,做江苏文化的代言人。说即将成立残疾人文联,残疾人文学创作的新局面即将开启,让我们残疾作者大受鼓励。
我对生活没有太多的苛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养得起正在如竹笋般“拨节”的儿子、家庭和睦、身体健康、父母健在、我多发表作品就是全部的幸福了。我真的相信,党的十九大之后,会有更多的惠民政策出台,那时候幸福更是触手可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