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保热心参加社区服务中心志愿服务。 本报记者 海沙尔 摄
如今,在闵行区的七宝、虹桥、古美、江川、梅陇等街镇,家电维修工刘显保已算得上是一位名人——“显保显保,社区一宝”!15年来,他带领“小显保”们每天活跃在社区,累计为广大居民免费维修近19万件家用电器。多年来,刘显保也收获了“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农民工、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优秀志愿者、闵行区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作为一名普通来沪打工青年,刘显保用15年如一日的爱心、诚信和坚持告诉人们,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而要始终踏实做人、认真做事,最终可以重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首次推广却倒贴千元
记者第一眼看到刘显保,有点意外。1974年出生的他,个子不高,戴着眼镜,长相白净,谦和外向,口才不错,看起来是一名聪明、精干的年轻职场人士。但其实,多年来,他却一直花笨功夫做了许多“傻气”的事情。
2002年,他用6年打工攒下的微薄积蓄,在闵行航华新村一家菜场开了个家电维修部。为了寻找客源、扩大影响,他主动找到龙柏新村的一个居委会,希望在小区里开展一次设摊服务,为居民修理小家电,不收服务费,只收材料费。一开始,有的居民抱着怀疑的态度拿来家里坏掉的家电,没想到真的被修好了,不仅不收服务费,连小配件也不收钱。消息传开,许多居民都拿着家里电器来修,小摊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一次,刘显保和两名员工从早上开始,一直忙到晚上才结束。这场营销推广活动,他不但一分钱不赚,还倒贴了1000多元的材料费。
从那以后,只要不是下雨天,每天9时到11时,刘显保都会和自己维修部半数以上的员工一起到龙柏、航华地区的各个小区轮流设摊,提供便民服务。
坚持15年只为赢得信任
如今,“显保家维”已经从5名员工发展到68名,先后在七宝镇、莘庄镇、新虹街道、古美街道、江川街道、虹桥镇、梅陇镇、颛桥镇开设了8家分部,固定服务站点发展到了268个居委、679个小区。2017年,作为闵行区邻里中心的一项特色服务项目,刘显保还在虹桥镇、颛桥镇等8个街镇的邻里中心设立了便民服务点。仅去年一年,刘显保和他的志愿服务团队参与便民服务2311次,免费维修2万多件家用电器。
65岁的盛礼国,家住七宝老街。他说,每月20日,是刘显保来社区服务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居民们就会拿出各种“古董”来到现场,既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灯牌收音机,也有二三十年前的卡式录音机,还有电水壶、小电饭煲等各类小物件,“其他维修点都不修这些东西的,劝居民扔掉,说修的费用甚至比重新买还贵”。但刘显保和员工们却不厌其烦,不仅能修好这些小物件,还常常不收任何费用。
每天动用一半以上的员工做公益服务,图的是什么?刘显保说:“在公益服务的过程中,我也得到了很多。”如今,在闵行区的邻里中心,进驻的各类机构都要接受广大居民的监督和考评,要是居民不满意,随时被撤换,但“显保家维”进驻8个点一年多,没有一家被淘汰下来。
他还利用自己的专长,提供各类公益服务。2010年,刘显保带领队员们,对社区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开展了空调免费清洗、保养业务。受此次活动的启发,每年3月至5月,刘显保及其团队都会对几百户特殊家庭开展助老便民利民服务,6年来共有3000多户特殊家庭享受这项服务。2016年,刘显保参与了江川街道“特殊老年人家庭线路安全项目”,为独居、纯老、孤老家庭改造老旧的家庭线路,保障老人的居家安全。
社区涌现不少“小显保”
60岁的张恒翔,是七宝镇民主新村的一位居民。他原本是刘显保的一位“粉丝”,也是“显保家维”志愿服务的受益者,家里的好几样旧电器都是刘显保的团队帮忙修好的。今年5月8日,老张向刘显保提出了申请:“我正式退休了,也来参加你们的公益服务好不好?”
于是,从那一天开始,老张忙得不亦乐乎,每天带着一块小黑板,要么乘公交车,要么骑电瓶车,前往各社区张罗公益服务的具体事宜。
与此同时,刘显保带的一个个“小显保”也成长起来。15年前跟着他学徒的苗加新,现在已是甘泉街道的“道德模范”。他说,自己虽然离开了师傅,但始终不忘他交给自己的那些朴实道理,比如“做人做事要讲诚信、平时要助人为乐、要学会吃亏”等,他在甘泉街道开出的家电维修部,延续了刘显保的服务模式,始终坚持公益服务,赢得了当地居民和政府部门的认可。
2015年6月,刘显宝被推选为七宝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联合党支部的首任书记。这个联合党支部覆盖16家社会组织,支部里的党员基本都是相关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具有良好的组织基础。针对这个特点,刘显保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政治优势,通过搭建“公益汇”活动平台、开展党组织生活、规范公益项目管理、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等手段,积极穿针引线,将16家规模不同、功能不同、基础不同的社会组织很快地融入到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大家庭中。(本报首席记者 黄勇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