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斯亮前往 “女市长爱尔慈善基金 ” 曾经资助过的甘肃省临夏东乡族自治县走访,了解学校最新进展情况并看望孩子们。
“我父母革命的初衷是让广大贫困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在他们的影响下,我觉得为弱势群体贡献一己之力,是我的责任。为他们做事,我很快乐。”77岁的陶斯亮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总结着自己做公益几十年的感悟。
陶斯亮生于革命家庭,是国务院原副总理陶铸之女;从医20多年,主导成立了所在医院的肾脏科;50岁接触公益项目,发起“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等大型公益项目,不但成果显著,还推动了国家相关政策的颁布;去年,创立爱尔公益基金会,带领团队继续奔赴在公益路上。
尽管年事已高,但陶斯亮神采矍铄,步履轻盈,说话不紧不慢,思路清晰,更重要的是,她依然活跃在公益项目一线,“今年我去了西藏、新疆等多个贫困地区,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方式。”
初冬的北京,在位于北京颐和园附近的爱尔公益基金会,记者聆听了陶斯亮大姐半生的公益情缘……
与公益结缘
“我父亲希望我学一门手艺,所以我报考了医学院,开启从医生涯。”说起20余年的医生工作,陶斯亮直言:“我不是个‘好妈妈’,但我是个‘好医生’。”“专注,投入,有目标”是那时周围人对她的评价。这些性格优势,为日后公益事业的深入打下基础。
因工作调动,1987年,46岁的陶斯亮去了中央统战部的知识分子局,在那里她结识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分子朋友。
“我一个人做不了太多事,同事们、老朋友们的共同努力成就了公益事业。”陶斯亮多次强调着团队和朋友对自己的帮助。
1991年,陶斯亮的生活轨迹再次发生转变,去组织管理中国市长协会;同时,筹组中国医学基金会到后来的重组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自此,陶斯亮开始与公益结缘,而一上来就是个“大手笔”。
20世纪90年代初,一些非法商人把非碘盐贩卖到贫困地区,很多孩子因为长期食用,导致神经发育不正常。为此,陶斯亮发起防治碘缺乏病“智力工程”公益行动:请知识分子局的老同事们一起深入到内蒙古、新疆等地的偏远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一同进行科普宣传,并在政协会上以提案形式呼吁。经过多方不懈努力,终于迎来政府的强制推行碘盐——1994年10月,全国开始执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条例”,至此,全国的IDD(碘缺乏症患者)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这是我全面系统地做的第一件公益项目。说着容易,但当时经历了艰难的过程。”看着通过自己和老朋友多年的努力,问题得到解决,陶斯亮觉得很值得,很快乐。
开启“耳朵眼儿里的事业”
60多岁时,陶斯亮来到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任理事长。尽管只是一个“耳朵眼儿里的事业”,但她认为意义重大。
“中国有2700多万聋哑人,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80万人,如果在学龄前给他们戴上助听器,并进行语音培训,这个孩子完全可以融入社会。”陶斯亮强调说,“这是一项抢救性的救助,很有必要!”
“中国贫困聋儿救助行动”大型公益活动由此展开。该活动深入到多个贫困地区,对聋儿进行多种形式的资助——免费进行系统听力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重度聋儿进行耳蜗植入手术,为有残余听力的聋儿验配助听器……其目的明确:让千万贫困聋儿听到声音,能够正常学习和生活。
期间,陶斯亮发起成立了“女市长爱尔慈善基金”,通过女市长这一有利抓手,动员政府、慈善机构、医疗机构、企业等多方力量,加强对聋病的预防与贫困聋儿的救助。
活动的火热开展和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了中央九个部委的大力支持,最终,该项目推动了国家财政拨付4亿元启动“中国贫困0~7岁儿童听障救助计划”。
“现在对于聋儿,我们只做补充式救助,大部分的救助政府都包了!”陶斯亮会心地笑了,记者感受到的是她言语间的自豪感。
“耳朵眼儿里的事业”继续发酵,陶斯亮将目标转向贫困人群和老人的听障救助。而这次,她把救助搬到了世界舞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