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康健
“在人民大会堂,温家宝总理亲自给我颁了奖。今天对我来说太有意义了!”来自宝钢的王康健心情一直无法平静,激动的他已经无法找到合适的字眼来形容自己的心情。
在极薄板轧制领域具有高招绝活的王康健凭借“高速冷轧带钢多功能在线检测技术”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项技术,也是诸多技术发明中最让王康健引以为豪的,其综合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所有缺陷中,工人最怕碰到的就是孔洞和边裂。由于生产运行速度太快,这些缺陷根本无法用肉眼识别,因此,使用自动化技术进行检测就成为唯一的选择。”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赵林源
赵林源从事的机械密封工作是防止转动设备介质跑、冒、滴、漏的关键技术。为了攻克密封技术难关,赵林源几乎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学习密封技术上了。他先后学习了西德E迈尔和英国萨默史密斯的机械密封专著,国际密封技术译文等技术文献和书籍,提升了解决设备问题能力。几年来,他先后改造转动设备机械密封81台多次,为石油三厂解决了生产难题,延长了机械密封的使用寿命,机械设备更换密封数量由原来700多套下降到190多套。赵林源也成长为高级技师,技能专家。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代旭升
代旭升说,“油田发展需要大批的技能人才,能让年轻人少走点弯路,尽快成长起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职责。”为此,他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带领工人一起解决制约生产的疑难问题,探讨创新的措施方法,寻找革新的最佳途径,不仅使一批困扰生产管理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也带动了采油职工技术素质的提升,技术创新成果层出不穷。5年来,工作室有7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5项成果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工作室成员由成立初的100余人,发展到1200多人,推出创新成果500多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6000多万元。
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杨建华
高分贝的噪音、浑浊的空气,普通的铆焊工,摆弄着一块块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没有生命气息的铁块子……39年的时光就这样荏苒而过。但是,人生的演出并未因舞台的简陋而影响精彩。汗水播散处,钢花飞散间,留下的是一串坚实的足迹,书写出的是一篇精彩的人生乐章。
他,就是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一位连初中都没读完的铆焊专家,一个攻克了世界级工艺制造技术难题的“蓝领专家”——杨建华。
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洪军
王洪军,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焊装车间工长。1991年,王洪军技校毕业后成为一汽大众公司“白车身”钣金维修工人;2003年,创立“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整体研究成果居国际先进水平;荣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第一位登上国家最高科技领奖台的一线工人。王洪军先后荣获吉林省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被授予全国机械行业“技能大师”、技术创新“十佳能手”等荣誉称号。2008年12月,王洪军入选第九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