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仕林作为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火炬手亮相发布会。
杨仕林制作的建筑模型
从重庆的山区到内蒙古的草原,再到乌克兰的基辅,杨仕林一步一步踏实地走过。从山里娃到公派留学生,心中有志向的杨仕林,抓住每个机会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我小的时候想当个工程师,建漂亮的建筑,就是那种很天真的梦想。”杨仕林的志向从小时候便开始萌芽,为此他也一直在努力,本科考入内蒙古工业大学读工程专业。对建筑的热爱和能吃苦的品性让他在学习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我其实是个‘留守儿童’,我姐我哥还有我,3个孩子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自懂事起就帮家里做农活,浇菜、施肥、收粮食……以前不像现在有机器帮忙,很多活儿都靠人力。”正是这样艰苦的磨砺,培养了杨仕林吃苦耐劳的精神。“经历这么多,我觉得干什么都不苦。上大学时,去实验室做实验,我不知道什么是累,同学对此不能理解。我在学校,不仅带着学弟学妹做实验,整个暑假也都留在学校做实验,从早上8点一直做到晚上。”对专业的热爱、对理想的坚持,坚持不懈的杨仕林渐露头角。
2015年,还在读大三的杨仕林报名参加了“SOLVE FOR TOMORROW 探知未来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他所在的团队凭借一个轻便而坚固的承重结构,在安全保护命题中获得了大学组的冠军。第二年,他又参加大赛组委会发起的“建桥筑梦 携手同行”公益活动,为遵义附近的山区每日艰难跨越水上石墩上学的孩子们搭建一座木桥,让山区孩子们的上学路变得平坦安全。跃然纸上的设计要变成架在湍急河流上的一座桥,亲身参与工程的杨仕林感触良多:“我们当时只是学生,有理论没实践,在现场看到工人们就地取材,在山上采集石块代替石子,学到了很多,也才明白事情真正做起来有多难。” 桥落成那天,当地村民都去桥上走。当时有位90多岁的老人,竖着大拇指用方言跟杨仕林说:“你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年轻时就希望在这儿修一座桥。去对面看女儿,年轻时走石墩子还可以过去,年纪大了只能到河岸望一望就回去了。”“这座桥能让老人和家人团聚,当时她在桥上走了10多次。”自己的设计能为乡亲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帮助,杨仕林觉得,一切都值了。
在学习和生活中,幼时朦胧的梦想逐渐清晰起来。“衣食住行都是民生大事,我要在自己擅长的‘行’上,为大家做些实事。”杨仕林想通过继续深造增长本领,为中国交通的未来做出自己的贡献。他申请到了公派留学项目,去乌克兰学习。初到陌生环境,被听不懂的乌克兰语包围时,杨仕林想:“这么难,我到底在这儿干什么啊?”但他不想放弃这个宝贵的机会,便咬牙坚持。随着对语言环境的熟悉,杨仕林渐渐找回了自己的节奏。“老师夸奖我的制图作品,还带给同系的同学们看,我特别高兴。”在专业上的出色表现重振了杨仕林的信心,他期待自己学成归来的那天。
应当时的大赛赞助商邀请,杨仕林成为平昌冬奥会的火炬手。出于专业敏感,他在韩国也不忘观察:“韩国的桥梁很多,运载建筑的工具都是特制的。”从山区走出的杨仕林最能体会中国乡村的需要,他深感自己作为中国青年的责任,“我一定要好好学,把学到的技术带回祖国”。
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处处都有中国青年施展拳脚的地方。心系祖国的使命感激励着杨仕林,也激励着和他一样的青年,奔向未来。(林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