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轩大爷展示木版年画成品。孙非凡/摄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木版年画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民俗文化艺术形式之一,麒麟送子、金玉满堂……许多美好的祝福和期盼都寓意其中。然而随着现代工艺的不断发展,木版年画已被机器胶印所取代。这项始于汉,兴于清代中晚期的传统民俗文化日渐式微。
河南省濮阳县马刘庄村刘少轩大爷,自幼便学习雕刻木版年画,继承祖辈5代人的手艺,是河南省唯一一名纯手工制作年画的匠人,已坚守近70年之久,可谓是择一事,终一生。为保护这项传统文化工艺,2月22日,河南大学源创文化寒假调研队走进河南濮阳马刘庄村,探寻木版年画的前世今生,并期望此行能够为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传播贡献绵薄之力。
民间活化石,技艺有绝招
我们到达马刘庄村时已是下午,刘少轩大爷是村里的红人,村民都很热情地为我们指路。走到村的尽头才找到了大爷的家。周围是片小树林,迎接我们的是大爷家养的几只母鸡。
乍暖还寒,冻得人手脚发麻。大爷坐在堂屋门口,戴着老花镜,手里正忙着雕刻,走近一看,刻的是一头狮子,已经快完工了。询问我们的来历后,大爷忙招呼大家进屋。初次交流,刘大爷只是说祖辈都是干这一行的,耳濡目染,一直挚爱,坚守到如今。
“大爷,这么冷的天您还不闲着啊?”我们问。“我这哪有闲的时候,除了路上走着的时候不刻,什么时候都想刻,在村里浇地的时候也在刻,有时饭凉了我还刻着呢。”大爷脸上露出质朴的笑容,边说着边忙着拿出电暖扇打开给我们取暖。
大家对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很是好奇,大爷就热情地为大家展示技艺,“木板要选梨木,质感好,刻出来的木版不容易损坏。”大爷拿出快刻好的狮子给大家做演示,“先在木头上画好然后再刻,下刀子的地方斜着点,稠的地方刻浅一点,稀的地方刻深一点,这样印的时候就不沾旁边。”大爷那双粗糙的手上都是岁月的痕迹。“这样刻好之后把木板泡湿,刷上墨,然后印到布上或者纸上,等墨干后上颜色。上颜色时也有讲究,要既有颜料色也有水色,这样掺和起来才好看.上完之后再晒干,就成了。”说罢,大爷把之前做好的年画拿了出来,五颜六色的年画很有喜庆的年味儿。
大爷告诉我们,刻刀和上颜色用的麻刷都是他自己做的,“市面上的刻刀都很薄,自己做的这个用的是厚铁皮,一点一点磨出来的,既锋利又顺手。”
木版年画的难度在于雕刻者对图案把握的精确度,越是稠密的图案,越是难以雕刻,一幅年画从雕刻到上色再到成画,至少需要3天时间。大爷每天都在重复着繁琐的工作,对木版年画的热爱可见一斑。
木版年画难以支撑生活
木版年画只有逢年过节时才会有人购买,传统的木版年画老手艺人单纯靠它是很难谋生的。说起卖木版年画的收入时,刘大爷呵呵一笑说:“除了过年过节啥的,平时根本就卖不出去,很多天不开张那是常有的事,但是不管咋样,我都会一直刻下去,直到我刻不动了。现在我儿子和儿媳妇都会刻,我孙子也要学,失去的手艺想找回来就难了。”刘大爷还表示,谁想学都可以教,只希望把手艺传承给更多的人。
大爷的孩子都成家了,儿子们都外出打工谋生,留下老人和老伴在家。大爷的老伴身患重病,长年卧床,一天要花几百块钱医药费。79岁的大爷平日里还要去打工,帮别人盖房子赚些医药费,有时会接一些手工印章的活儿,但是近年来随着机械化印章机的出现,手工印章逐渐被取代,现在接到的一些手工印章生意,客户大部分也都是拿来收藏。
据大爷讲,随着国家对传统民俗文化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这门手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16年,申报成为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申报省级非遗项目,老人渴望有生之年能够获批,算是对自己毕生心血的肯定,也渴望能将这项自己坚守近70年的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