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河南拾荒老太40年收养9弃婴 现已住院昏迷半个月

2018-05-01 18:15:58

  程传洲送两个最小的孩子去上学

  “她就是喜欢娃儿啊”

  今年67岁的程传洲告诉澎湃新闻,他48岁那年,经亲戚介绍,离婚的张改玲带着收养的二女儿嫁给了一直打光棍的他,收养的大女儿由张改玲母亲帮忙抚养。

  “我妈的前夫在婚后得了精神病,总打骂母亲,过不下去了,他们才离了婚。”张改玲的女儿们告诉澎湃新闻。

  再婚后,虽然生活贫穷,日子却很舒心,张改玲又收养了三女儿。当时计划生育严,很多人家会将不想要的女孩送人,张改玲的前三个养女,都是如此。

  种地养活三个孩子,并不容易。后来,听亲戚说城里废品好捡,张改玲夫妇便搬到邓州市。她们东奔西走,找到一间水泥瓦房租住。后来,她们搬过三次家,最终落脚到现在的两层小楼。在邓州市生活这近二十年,夫妇俩相继又收养了六个孩子。

  老四是街邻捡到抱过来的,患有先天性心脏病,送去医院,医生摇头说治不好。但夫妇俩不忍心丢弃,就在家接着养。一年多后,孩子病逝。夫妇俩将孩子放入裹着棉袄的纸箱里,放回捡到孩子的原处。老五是有天晚上程传洲出门捡垃圾发现的,当时哇哇直哭,高烧近40度,张改玲就从外面买回四种退烧药,每种掰一点,碾成粉末儿,每隔几小时喂一次。折腾了一晚上,第二天竟然慢慢退了烧。老五病好后,张改玲送给了妹妹抚养。

  后来,房东从家里的菜园捡到一个孩子,抱来给张改玲夫妇俩。老六患有破伤风,肚脐眼肿得厉害。张改玲夫妇用艾、槐条儿,加盐放在锅里煮,将毛巾浸湿,敷在肚子上,误打误撞治好了老六的病。病好后,老六送给了张改玲的弟弟抚养。

  约十年前,街邻给他们抱来老七和老八。两个孩子患有“兔唇”,只能用奶瓶喝流体食物,但夫妇俩没有介意,一直细心照看。在他们两岁多时,听说南阳有医院免费治疗“兔唇”,张改玲带着他们去做了缝补手术,两个孩子得以正常吃饭。老七、老八一岁多时,张改玲去市场买菜,碰到一位老人推着三轮车,四处询问是否有人收养自己腿部瘫痪(注:脊椎尾骨上有个疙瘩,因神经被压迫无法行走)的孩子,张改玲二话不说便带回了家。

  “孩子们都很可怜,刚捡到他们时,孩子哭得很厉害,心里不忍心啊,所以就养起来吧。”程传洲说。

  虽然家境贫穷,张改玲一直将孩子们当成亲生孩子一般。她从超市买来奶粉,将家里的白面炒熟,拌匀,再挖两勺糖,冲开后倒进奶瓶让孩子喝。这个方法简单,却养活了9个本素不相识的孩子。没有奶粉时,她就烧一根红薯,用嘴嚼成泥,用手抿一口,喂给孩子。

  张改玲和前夫,原有一个亲生儿子,每隔一年半载会来看望她。三年前,因为不愿意张改玲坚持让收养的孩子们读书,双方断了联系。

  “她就是喜欢娃儿啊,看到这些孩子可怜吧唧(方言)的,她放心不下。”程传洲说。

  孩子已然是夫妇俩的生活寄托

  张改玲住院后,家里的事要程传洲费心。每天早晨,他要给3个孩子做饭。老七程佳苗在城区四小读五年级,吃过饭和同学一起去学校。随后程传洲要送老八程佳伟和老九程文星去幼儿园。老八、老九已经十岁,年龄比幼儿园的小朋友大一倍,但智力发育有问题,表达不是很清楚。

  送完孩子,程传洲会到病房看望张改玲。

  4月23日,一直昏迷的张改玲竟然醒来,说自己想吃面条、鸡蛋面汤,他就准备依着她的心意给她做点。临近中午11点,程传洲先去接老八、老九放学,然后回家做饭。做好饭,恰好老七放学回家,便提起饭盒,和老八一起去医院送饭。但张改玲还在昏迷,一直到下午四五点都没有醒。饭盒便一动不动地放在病房的桌上。

  程传洲给张改玲做了面条,正在往饭盒里装

  下午两点,孩子们都上学去了,程传洲要去清扫垃圾。他装上扫帚和铁锨,将三轮车骑到目的地。约一米半的小胡同,一共有三列。清理五六十户人家的垃圾,一般需要俩小时。累了,他就坐在路旁,抽出一根两块五一包的香烟,歇一会儿。

  以前清扫完垃圾,程传洲要去各处拾废品,但这段时间不行。他将工具放回家,便到医院陪老伴。他总是蹲在病床边,或默不作声,或自言自语和老伴唠两句。

  程传洲担忧,老伴要是不在了,他一个人实难照料还跟着他们的三个小孩,并负担他们的读书费用。

  现在,每年租房需要6000元,是笔大开销,却难以避免。因为这里不仅能让孩子们就近上学,也方便他帮家属院清运垃圾和拾废品。老七读小学,学校已经为她减免了学费,但老八和老九读的是民办幼儿园,每学期每人需要1300元,一年就是5200元。而程传洲每月清扫垃圾400元,拾废品这块每月几百元,不稳定。

  张改玲年幼摔伤过腰,一直不能干重活,这些年又患病,离不开药。虽然已经结婚的三个女儿很孝顺,负担起张改玲平常住院看病的开销,但她们一个在食堂做清洁工,两个在广州的电子厂打工,收入一般,而且自身的家庭负担也不轻。

  程传洲对澎湃新闻说,张改玲和他觉得,不管再难,也要想办法让三个孩子继续读书。

1 2 3 共3页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葛文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钟扬:一粒种子的初心与梦想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中国女排前队长惠若琪在京举办婚礼

     在婚礼现场,惠若琪与昔日队友们一起合唱周华健的《朋友》,“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的歌声诠释了曾经并肩作战的姐妹情深。此外,惠若琪还与新郎杨臻博共同演绎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

  • 《后来的我们》陷退票风波 豆瓣评分一路下滑

    《后来的我们》从一个月前左右开始发布宣传物料,随着刘若英在全国高校路演,影片的热度开始出现惊人的增长。《后来的我们》在猫眼平台和淘票票平台的“想看指数”分别高达91.1万和80万,超过同期《复仇者联盟3》“想看指数”81万和72万。4月13日影片开启预售后,影片以1.22亿元创下国产爱情片最高预售成绩,首日票房2.88亿元也创下同类影片最高纪录。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奋斗的感觉最幸福——记在农村创业寻梦的“80后”黎伟

    “我从骨子里喜欢田园生活,也一直有个梦想,让乡村环境更美,让乡亲们生活更好,于是返乡后经营起农村淘宝服务站,又发起了生态共享农场项目。”黎伟说。怕家人一时难以接受,起初,黎伟是瞒着他们回乡创业的,没想到淘宝服务站经营得风生水起,引来众多媒体关注。妻子在电视上看到黎伟的报道后,才明白为什么他的脸会晒得乌黑,又为什么长期回不了家。

  • 台湾“流浪博士”沪上觅就业(图)

    从台湾中山大学博士毕业已3年,傅及光仍每天“流浪”于台湾4所不同的大学兼职教课,拿着每节700多元新台币的时薪,还要面临寒暑假没有收入,很多福利没办法保障等问题。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