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提及的部分信函
2009年10月31日,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威望的杰出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两弹元勋”钱学森先生以98岁高龄与世长辞,至今已有八年。忆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曾有幸同钱老多次交往,他的崇高品德和人格魅力令我敬佩,永志难忘。
意外被钱老“推荐”
您可找《红旗》杂志社杨如鹏同志写篇正式长文
1986年6月,国家科委召开全国软科学研究工作座谈会。我作为《红旗》杂志的编辑参会。会议间隙我拜访了钱老,向他约稿。钱老欣然同意,嘱我于当晚到他家中去取其在大会上的发言稿。因当时我正有急事,便请托本部门的编辑苗苏菲同志当晚赴阜成路8号院一栋普通住宅楼——钱老家中(钱老自1960年起一直在此居住)——取回稿件。我连夜将此稿整理、修改成文章初稿。校样排出后,在送领导审阅的同时,请钱老审定。
很快,同年《红旗》杂志第13期在显著位置刊发了钱老题为《软科学是新兴的科学技术》的文章。科技界、理论界和不少报刊对该文都很重视并给予好评,多家报刊全文或摘要转发。从此,我通过钱老的助手、秘书涂元季先生,同钱老建立了电话和书信联系。
钱老晚年重听,接打电话不便,需要电话联系时,一般由涂秘书代劳。但是,钱老认为应由他本人处理或说明之事,一定亲自写信。钱老手书的信笺用隐形横线的16开白报纸,钢笔蓝墨水书写;一页以上必在信笺右上角标明页码,字迹工工整整、遒劲有力,标点符号一丝不苟。信首处为收信人邮政编码(1981年推行邮政编码后),第二行写收信人详细地址,第三行是收信人姓名、称谓(一般称“同志”)。对收信人通常尊称“您”,信末一般写上“此致敬礼”,最后签上姓名及年月日。
钱老博览群书及多种报刊,笔耕不辍。我社出版的《红旗》《求是》《内部文稿》杂志,每期我都及时寄送给他,他期期必看。有几次他未能及时收到杂志,便让涂秘书打电话催我补寄。我多次约请钱老撰写文章,他从不摆架子,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实在不便安排,也会如实说明情况,表示歉意。
当时我还是比较年轻的编辑。他对我表现出极大的信任和关心。1987年4月,《科技日报》副刊部请他写文章。他给该部主任陈恂清复信:
陈恂清同志:
您可找红旗杂志社杨如鹏同志写篇正式的长文,讲讲科技与文化的问题,登于《文化副刊》。他有篇万言文《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刊于山西省出的《农村发展(研究)探索》1987年2期。
钱学森
1987.4.22
此事在科技新闻界一时传为佳话,不少朋友向我表示祝贺。稍后陈主任打来电话,向我约稿,并寄来钱老上述推荐信的复印件。我展读该信,依然惊讶不已。我把这看做钱老对我的激励和信赖,决心不辜负他的厚望。
多次提携后辈
我坚持署名是你在先,我在后
钱老是怎样看到我写的《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这篇文章的呢?这要说到一位曾与钱老合作研究农业系统工程学并取得丰硕成果的张沁文先生。
张沁文是我的挚友,南京农学院毕业,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发配”到山西省右玉林场劳动改造,1980年被调到太原工作,曾任山西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农村发展研究探索》杂志主编、省农委主任等职。
他多次约我为他们的杂志写稿,盛情难却,促使我在这家刊物先后发表了多篇文章,《科学技术与精神文明》就是其中的一篇。《农村发展研究探索》杂志发行量不是很大,但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我在该刊发表的文章,多数曾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报刊转载。张沁文告诉我,他按期给钱老寄送该刊,钱老每一期都会浏览,有的文章看得很仔细。可见,我这篇文章被钱老看到并予以推荐,不是偶然的。
张沁文同我谈了不少关于钱老的事,其中关于钱老提携后生的事迹,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钱老是我国系统工程研究的开拓者,也是普及、推广系统工程学的倡导者与支持者。早在1979年他就提出,要把现代农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研究。1980年3月9日,钱老赴太原卫星发射基地考察时,特意在太原迎泽宾馆同从事农业系统工程研究的张沁文交谈,主动提出与张合作,为系统工程普及讲座(中国科协、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撰写《农业系统工程》讲稿。据钱老身边工作人员介绍,钱老此次在太原仅停留三个小时左右(含用餐),而同张沁文谈话的时间就用了1小时4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