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正能量”女孩王雪晴:感性理性都在线

2018-06-11 16:10:44

  “和身边的同学一样,我也有迷茫、焦虑,甚至不知所措的时候。”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门外的一家咖啡馆,该校研二学生王雪晴显得跟她“正能量”爆棚的人物设定不太一样。

  去年10月,她竞选成为北京高校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士生宣讲团讲师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北航研究生宣讲团讲师。在4个月里,开展线下宣讲12场,线上直播4场。在老师和同学眼里,她是个无所不能的“女超人”。

  1994年冬天,王雪晴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教师家庭。作为家里的独生女,从小父母便格外注重对她的教育。

  “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就拿来一个本子,让我天天写日记。”这在当时的王雪晴看来,无疑是个苦差。她常常偷工减料,有时还赖着不写。可父亲并没有放松要求,甚至买来便于统计字数的方格本,限定她日记的长度。

  “跟朋友闹矛盾了,考试考差了,都写下来,那种不满或者低落的情绪就会有所减少。”坚持中,王雪晴有了新发现。当然,在她眼中,开心的事情更值得记录。实现一个小目标,或者是与长辈、与朋友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谈话,都成为文字中的日常,回头来看,总觉得格外温暖。

  “写日记确实可以让我清楚自己想做什么,做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王雪晴理解了父亲的苦心。

  十多年如一日的记录,见证了王雪晴成长中的酸甜苦辣,也让这个曾经讨厌写日记的小女孩,爱上了这方“秘密花园”。就算再忙,她也会抽出时间,详尽地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还不时摘抄那些貌似“心灵鸡汤”却能给予她鼓励的句子与文章。

  “日记是我的解压阀,也是我与自己对话、与世界对话的武器。”日记,让王雪晴比起同龄人,更加注重自己心理上的变化,也在不经意间,帮她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习惯,变得更加感性,也更加清醒。

  2012年,王雪晴从山东考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刚走进象牙塔,她就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是老师同学眼中的“焦点”。

  “班里很多同学都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英语、计算机特溜,还懂一些流行的东西。而我上大学之前,练口语、接触电脑的机会屈指可数。”新的环境让王雪晴产生了心理落差。

  王雪晴尝试用更积极的态度对待眼前的变化,她延续了写日记的习惯,捕捉生活中所有“正能量”的瞬间。

  “落后”不是一件“负担”,王雪晴开始享受自己的大学生活。“每节课,我都坐第一排,困了累了的时候,就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多好的呼吸新鲜空气的自由啊。有人喊我去做英语主持,我特别怯场,但仍然鼓励自己,这是多难得逼着自己练习口语的机会……”

  一个个微小的改变,成为她挑战自己、收获成长的源泉。“或许面试主持人,我会被刷掉,但我仍然会争取在节目中间串场的机会”。

  4年大学生活转瞬即逝,王雪晴参加了挑战杯、GMC、北美建模,记住了那些每天带着电脑在校园里穿梭、每晚熬到一两点讨论方案、撰写报告的日子。也参加了园博会、APEC、田联世锦赛,记住了天不亮的校园和已经熄灯多时的宿舍楼。与此同时,她以年级第一的成绩,被保送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在当年的毕业典礼上成为毕业生的代表。

  成为一名研究生后,王雪晴仍不忘“厚积薄发”,她的座右铭是“成长是一个螺旋式的状态。今天,你站在台前,被光芒围绕,明天,你仍要习惯在后台哭泣的日常”。

  “跨专业读研,没关系,我可以补修之前没有接触的课程;写不出文章,没关系,我可以先将自己的思考点记录下来,之后再通过阅读补充完善;社团里的事情很琐碎,也没关系,我至少保证,在这里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时间都没有被浪费。”

  慢慢地,王雪晴再次成为同学们眼中无所不能的“女超人”。

  “没有太多高大上的理论,我只是想借助自己的经历与感悟,传递一些‘正能量’。或许只是作为儿女,对父母的耐心;作为学生,对科研的执着;作为公民,对他人的善良。但恰恰是这些小事,让我走出迷茫,呈现当代青年应有的面貌。”讲台上的王雪晴,再次展示她的感性与理性。(王豪)

来源:中青在线
编辑:刘思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 热点人物

    奋斗·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一生一“事” 匠人匠心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返乡创业的东乡族女硕士:“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马娟选择创业并非偶然,在上大学期间她就摸索过。读大一那年,她在学校附近租格子铺做小生意,拿着省下来不多的生活费到批发市场批发饰品,再交由格子铺老板帮忙售卖,每个月都能有一笔收入。这个小生意,马娟做了两年,虽然挣钱不多,但让她对市场有了一定了解。

  • 返乡搞起蜜蜂养殖 一位年轻养蜂人的“甜蜜事业”

    山里娃早当家。16岁的陈泽恩,暑假里揣着100元钱,跑到宁北的一个工业园区打工。到了工地,工头嫌他太年轻,但看了他的两只手,把他留下了。“村里娃长干活,手上都是老茧,人家一看就知道我不怕苦。”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