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的路上,不论白天黑夜,不管春夏秋冬,总能看到一个熟悉的背影穿梭于云南省楚雄州牟定县戌街乡碗厂村里村落,马不停蹄地走进村里的家家户户。这个中等身材,微微发福的身影,不是别人,他是我们碗厂村的驻村工作队长——孟红。
起初,孟红这个名字,只是聊天时听同事们偶然提起。从他们的言语间,听得出大家对这个驻村队长满怀期待。终于在2016 年云南省考结束的那个周末,我第一次见到了孟红那陌生而又亲切的面孔,原本打算和他打声招呼,却看到他在专心致志地制定下周工作计划。我没忍心打断他,只默默地走开了,心里却暗暗窃喜:我们村来了一个好队长!
孟队长刚来,我对他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他一次次入户了解贫困户情况、不厌其烦给农户讲政策、竭尽全力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的匆忙背影里。后来逐渐熟悉,我渐渐地发现,孟队长平时说话少,但对脱贫攻坚工作一点儿也不懈怠,虽然负责的是村委会比较贫困的自然村,他也不畏艰难,用坚定的信念,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切实把每一项政策、每一项计划都落到实处。他用自己丰富的基层经验,娴熟的基层工作技巧,认真仔细地制定每一项工作计划,中肯地给出每一项有效的工作建议,踏实地完成每一项工作任务。
能成为一个村子里众人熟悉的背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孟队长却做到了。每周一次,他骑着摩托来回于县城和离县城四十多公里的乡镇。不论刮风下雨,哪怕天寒地冻,队长从来没有缺席碗厂村的扶贫工作,他不辞辛苦入户与村民促膝长谈,就算摔倒,就算擦伤,就算被病痛折磨,他从未缺席于脱贫攻坚的最前线。
一次,孟队长和往常一样,从崎岖的山路骑着摩托车来村委会的途中,不料在拐弯处冲出一张飞速行驶的汽车。队长急忙一脚刹车,但还是没稳住,重重摔倒在地,右脸眼部被擦伤,身上也有多处摔伤。得知此事后,我们都心急如焚,劝他赶紧去医院检查,但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擦破点皮,没事儿!去医院太耽误时间,老百姓的事才是大事!大家伙儿别磨叽了,赶快忙去吧,不用担心我。”话音刚落,他又转身投入到工作中去。看着他带着伤离开的背影时,我不禁湿了眼眶,瞬间隐约有一股强大的动力深深注入我的血液,我心中油然而生出一个念头:跟着孟队长加油干。
由于我县脱贫攻坚工作任重道远,实行“6+1”工作制后,孟队长陪家人孩子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每个周五的晚上电话里都有这样一番对话:“爸爸,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呀?什么时候可以见到你?”“爸爸还在工作,等忙完了爸爸就回家”。挂了电话,我看到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偷偷地抹眼角的泪水,但很快他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我后来慢慢才了解到队长有两个孩子,一个刚上小学,一个在队长来驻村的时候才刚满两个月。对于家庭,孟队长这么说:“对家人我有太多的亏欠,但我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肩负了这个使命,我就要对得起老百姓。”
孟队长对工作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感染着我。我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90 后”大学生村官,2年来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虽然任务艰巨,工作十分辛苦,但我为自己能投身于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感到无限的光荣和自豪,这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有的担当。孟队长的背影、态度和话语就像一只无形的推手,一直推动我、激励我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且乐在其中,正是孟队长坚定了我的初衷,点燃了我对基层工作持续的热情。
向敬佩的队长学习,向那个熟悉的背影致敬!(秦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