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在生态和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当下,很多传统文化都遭遇着跟天灯类似的境遇。
比如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因其产生空气污染和易引发火灾,近年来在大陆多个城市被施以禁令。在台湾,燃放鞭炮是各大宫庙为神明举办绕境踩街祈福活动的传统项目。然而,今年在台北大龙峒保安宫的“保生文化祭”期间,主办方主动提出绕境踩街不放鞭炮,避免带来环境及噪音污染,让“保生大帝”环保出巡。
此外,端午时节北方民间旧有折柳枝、挂葫芦的习俗,寓意平安。但这项传统也因破坏植物,被抵制而渐渐遗忘。在内蒙古、新疆、云南等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与驯养动物有关的传统习俗比如猎鹰,甚至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环保人士指控“虐待动物”,希望立法取缔。
而另一面,很多像邵瑷婷一样的年轻人,都在努力通过创新,保留传统文化。
比如扎根新北市三峡区的甘乐文创,回收了北港朝天宫妈祖来当地绕境时燃放鞭炮的炮纸,打成纸浆,做成红包袋、平安符等文创产品。据了解,台湾的信众认为迎神庆典的鞭炮屑可以带来好运,这些再生的纸品便有了延伸妈祖信仰的意义,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当然,炮纸制作的这些产品不便宜,主要是卖给认同妈祖信仰和环保理念的观光客,距离普通人对日常用品的预期有些远。”甘乐文创的活动经理陈柏安坦承。
陈柏安表示,虽然销售情况一般,但重视环保和资源再利用理念是正确的,在处理传统习俗与现代环保要求之间的关系上做了身先士卒的尝试。
他认为,不能因环境的问题而扼杀传统信仰、习俗的发展,两者不能对立起来,而是要找到其中的平衡。“环保天灯”的做法,顺应了这种趋势,即通过环保的方式,把习俗和信仰传承下去,
邵瑷婷说:“台湾很多传统文化像天灯一样面临瓶颈,这些瓶颈结合现代技术,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突破,只是需要人们花时间去想该如何结合科技、设计和商业模式让传统文化实现永续。”
她接下来还打算建立种树基金,将售卖天灯的一部分收入用来植树,尽力平衡与吸收燃烧天灯所造成的碳排放。
林国和还建议,应该在干燥少雨的季节控制天灯施放的总量,减少火灾隐患,也给大地和山林休息的机会。
“保护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改变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做了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邵瑷婷说,希望“环保天灯”能启发更多的人“为传统文化找到一条生路。”(本报记者袁全、贾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