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离世 享年88岁
昨天10时46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在北京海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8岁。这位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家出身相声世家,1930年12月生于天津,5岁起便向父常连安和哥哥常宝堃学说相声,9岁便登台演出,21岁时拜马三立为师,并加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
-
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国因病逝世
昨晚,中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7岁。他演奏的《梁祝》影响几代中国人,成为不少音乐爱好者的小提琴启蒙之作。
学生、创客、辅导员、志愿者、职业规划师……北京化工大学研一学生任力宁习惯了在多重身份间来回转换,待人接物也游刃有余。
就是这个自称“曾经腼腆”的小伙子,走出了一条不甘平凡的青春之路。“从封闭到折腾,我给了自己试错的机会。”他说出转变背后的“秘密”。
1995年,任力宁出生在河北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幼儿园起,家人就喜欢让他自己“作决定”。比如,爷爷奶奶去旅游,会问他想去哪里,途中也会让他做一些没有尝试过的事情。
“课没上多少,眼界却不窄。”任力宁感激这段经历。可自从上了小学,学业压力骤增,他也不得不和其他孩子一样埋头苦读,慢慢地,“人也变得不爱说话了”。
高中一次偶然的尝试,打破了这种“沉默”。当时,数学老师想在班里选拔几个“小助教”,在自习课上,为其他同学讲解错题。学习不错的任力宁位列其中。
老师的信任,让任力宁有些发怯。母亲给了他建议,“你先去试试,就算做不好也没关系。”果不其然,第一堂课,他就出了糗,不仅讲话磕磕巴巴,就连平日熟悉的解题步骤,也因紧张忘了个一干二净。
一周下来,情况似乎没有好转,任力宁有了放弃的念头。母亲却说,无论讲题的逻辑,还是流利程度,都有提升。但到底要不要继续,由他自己决定。听到这样的评价,任力宁坚持了下来,此后的“辅导事业”也越来越顺。
记忆里,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任力宁掰起了手指头,“小到参选班干部,大到高考报学校,家人都会鼓励我听从自己的内心。”渐渐地,这让他有了尝试的勇气,梦想的种子随之发芽。
2014年,任力宁考上大学,成为北化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为了提升口语水平,平日里,他喜欢去英语角锻炼口语。可没多久,那种学习的乐趣就因“瓶颈”的出现,走向消失。
爱琢磨的任力宁很快发现了问题所在——大家的口语水平普遍不高,一起练习,提高速度和空间十分有限。“为什么不办一个英语口语陪练公司,通过高水平的陪练为更多人提供服务?”一个创业想法逐渐成型。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任力宁也曾打过退堂鼓。可一转念,又想起自己成长中的诸多“尝试”,“错了,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了答案,紧接着就是紧锣密鼓的实践。任力宁将英语教学相对薄弱的西北地区定为首选市场。为了更好了解当地情况,大一暑假,他和4位小伙伴,奔赴玉树第一民族中学,开展了为期14天的英语教学。大三,又抵达囊谦县扎西格参孤贫学校支教。
5个人,5202公里的调研里程,1.5万多字的市场报告,总结出适合西部学子的特色英语教学方法。任力宁也在学校老师以及业内人士的帮助下,提出“众传模式+免费模式+众销模式”的商业模式。与此同时,一个名为“新铸力量,生动未来——‘新声’英语口语陪练公司”走向市场,在短短几个月内,推出11节线上口语培训课程。
眼前的收获,让这个95后更加明确“尝试”的意义。接下来的大学时光,他也将这种“尝试”精神带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健身,从197斤瘦到150斤,捎带着完成了健康管理师课程;科研,不仅完成高质量论文,还有科技发明屡屡获奖。实践,校内是学生干部,校外是创业先锋。兴趣爱好也没落下,既在英语戏剧节担纲导演,又化身校园微电影的最佳男主角。此外,他还多次参加志愿活动,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等活动中留下自己的身影。前不久,他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获得保研资格。
“多维”尝试,让任力宁的生活多姿多彩,也让其他同学心生疑惑:“这么多事情,你忙得过来吗?”爱上“折腾”的小伙子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六件事”原则:按重要顺序,列下第二天要做的六件事;完成一件,划掉一件。
“有时候全部做完或许要持续到凌晨,但我还是会保质保量完成当天的安排。”任力宁告诉记者,之所以这样“拼”,是不想浪费大学里众多的“试错”机会,“哪怕白费力气,也不要留下后悔”。(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王豪)
昨天10时46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常宝华在北京海军总医院逝世,享年88岁。这位深受观众喜爱的艺术家出身相声世家,1930年12月生于天津,5岁起便向父常连安和哥哥常宝堃学说相声,9岁便登台演出,21岁时拜马三立为师,并加入“天津市曲艺工作团”。
昨晚,中国著名小提琴家盛中国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去世,享年77岁。他演奏的《梁祝》影响几代中国人,成为不少音乐爱好者的小提琴启蒙之作。
采访快结束时,天色已黑,重庆红宇精密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绍慧转身望向窗外,对面的五层临街楼是红宇精工的厂房——他的主战场。
“进了胡同口儿,先向右边走,第一个巷口儿再往右边拐……”在电话另一侧地道的中文声音指引下,记者在一个四合院内,找到了原点生活公司,以及它的创始人——瑞士人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