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高铁院士王梦恕走了

2018-09-25 08:45:42

  一直为中国铁路建设和高铁代言的王梦恕院士走了。

  中国工程院院士、隧道与地下工程专家王梦恕,9月20日12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9月22日,国家有关部委和机构负责人,20名院士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送别他们的这位同事。北京交通大学数百名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也赶到现场送别王梦恕。

  1938年,王梦恕出生于河南省温县一户贫困人家,童年经历过战乱、灾荒、疾病、饥饿的痛苦。新中国成立后急需人才,初中毕业的他考进天津铁路工程学校学习;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就以实习生的身份参加了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

  王梦恕的人生成长与中国铁路的建设和发展密不可分。他1956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1964年从该院桥隧系隧道工程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被分配到原铁道部北京地下铁道工程局施工处任专题组长,参加北京地铁线路的建设。

  1965年,北京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27岁的技术员王梦恕纠正了隧道内净空确定未考虑施工误差、贯通误差的重大设计失误。之后,他承担了第一段工艺试验,我国第一次盾构大型工艺模拟受力试验;主持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直径7.3米的大型机械化压缩混凝土盾构的制造。

  广东粤北大瑶山,是王梦恕人生奋斗中的重要地方。1981年,京广线建设最长的双线电气化铁路大瑶山隧道,全长14.295公里。时任铁道部隧道局科研所总工程师的他,带着24名技术人员组成的科技攻关组,创新采用国际上一种尚未成熟的新奥法施工理论,设计了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新方法、新结构、新仪器,其深孔光面爆破、喷锚支护和监控量测等成套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使大瑶山隧道工程实现了大断面快速安全施工,将工期从8年减少到6年半,10项配套技术、42项解决难点的技术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大瑶山隧道修建新技术在199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王梦恕的成长没有停步。他转战大秦线军都山隧道进行大跨、软弱、有水、浅埋、上有民房的隧道设计、研究,先后攻克7项配套技术、14个技术难关,并总结出“浅埋暗挖法”。

  以往的地铁建设都是明挖法,给城市道路开膛破肚,建设好地铁后再填土恢复原貌。上个世纪80年代,担任北京地铁指挥部副指挥长、总工程师的王梦恕,首次采用浅埋暗挖法设计施工,在地下悄悄地建成了北京地铁2号线复兴门站折返线工程。经过多年的不断完善、总结,这一方法已经在我国城市地铁等地下隧道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

  1995年,王梦恕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任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随着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开工建设,我国揭开了大型盾构机穿越黄河的序幕。长江流域的上海、武汉、南京、重庆等城市,以及杭州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越江发展规划,建设江底快速交通通道。在海底开发方面,中国大陆首条海底隧道厦门东通道开工建设。王梦恕都广泛参与了这些重大地下隧道工程的规划、论证和建设工作。

  2003年,兰新铁路甘肃乌鞘岭隧道开工。作为当时最长的铁路隧道,原定工期是4年半,但被要求28个月内贯通,众多专家敢怒不敢言。王梦恕让记者扮成自己的学生前往调查报道,引起重大反响,推动工期的调整。

  北京奥运主场馆“鸟巢”2003年底开工。按照原方案,“鸟巢”顶有一个长200米、宽90米、重1.8万吨顶棚可伸缩开闭。当王梦恕把取消“鸟巢”顶盖、扩大屋顶开孔意见反映给有关部门时,被拒绝了,因为这是瑞士的设计,很难改动。但最终,北京奥组委在官方网站上发布消息:取消可开启屋盖、扩大屋顶开孔。王梦恕这个建议不但让“鸟巢”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用钢量比原设计减少22.3%。

  他经常在各种场合建议“要给子孙后代留下遗产,不要留下遗憾和灾难”,痛斥“不合理工期、不合理造价、方案、合同”工程的弊端,呼吁在工程建设中,坚定不移地按科学规律办事。

  作为一位高校教师,他对学生提出“第一是品德,第二是能力,第三是理论”,强调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培养出了百余名品学兼优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为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输送了一批人才。北京市政集团总工程师孔恒回忆说,“不论什么时候打电话求助王老师,他的电话都是通的,长途电话一打就是一个半小时。平时他对学生特别关心,要求非常严格。”

  “一个国家若不重视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的培养和使用,不认真对待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各类中低级技术人才,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王梦恕认为,崇尚技能,尊重劳动成果是一个民族的基本道德。现在高技能人才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地位与关怀,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高技能人才荒的现象。

  对中国高铁发展,王梦恕非常有信心。世界高铁市场十分广阔,中国解决了长距离、多网络的高铁建设难题。他曾以京沪高铁为例,1318公里的线路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轨道差长达七八公里,现在彻底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从南到北用无缝钢轨一通到底。

  “高铁成为中国的骄傲与名片,中国高铁人将来要走出国门大发展。”王梦恕生前曾说。(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二十四·公安干警讲述破获...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王石:生逢伟大时代 勇攀更多高峰

    1984年创办了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王石,就是这些企业家中的代表之一,他的经历不仅映射出40来中国企业家走过的历程,更反映出众多企业家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踏着时代步伐走向成熟。

  • 爱红妆 更恋稻香——吉林两位返乡女大学生的“稻梦空间”

    4年前穿梭在上海写字楼里、操着流利英语“谈笑有鸿儒”的蔡雪没想到,27岁的自己会在家乡吉林省舒兰市的田埂旁察看水稻长势、计算收购价格,盘算着如何把最好的大米卖到远方。她的“领地”,是耕种着187公顷优质水稻的农丰水稻专业合作社。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