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亮在其认领的凹里村关帝庙内。本报记者 乔 栋摄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让文物活起来的方法途径亟需创新”,各地也有了一些新尝试:在山西,文保古建有了领养人;在广州,老街区通过微改造有了新模样……文物保护利用,既要开脑洞、敢创新;又要守底线、讲原则。今起,本版推出“文物保护利用”系列报道,呈现各地探索的故事,关注那些曾经沉睡的文物,如何“活”了起来、“火”了下去。
——编 者
创新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市县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
杨旭亮早就想“整”点事情了。
这个土生土长的山西省长治市郊区人,20岁就外出闯荡,办过车展、卖过文具、捣腾过瓦斯抽取设备。今年,他36岁,终于回了老家。
回到老家干点什么?杨旭亮心里有把算盘,那就是开个展览馆,展示他多年来收藏的老酒、老醋。“碰到‘有些岁数’的老酒、老醋,我就想买下来收藏。”杨旭亮说,“开展览馆一方面,可以和收藏爱好者共同交流、互通有无;另一方面,也能让社会群众接触这些老物件,了解传统酿酒文化、酿醋文化。”
想法虽好,可第一件事就难住了杨旭亮:展览馆在哪开。他在长治市区租了个门面,但是面积太小无法办展,所以就“一直没有碰到个合适的地方”。直到今年,在一个晋商交流会上,有人给他支招:“可以去认领一个文保单位,能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基础上做展览。”
杨旭亮愣住了:“认领文物保护单位是什么‘套路’?”
长期以来,我国文物保护根据文保单位级别、珍贵程度来投入,级别高、珍贵程度高、亟待保护的文物会“分到大块蛋糕”,保护经费到位也比较及时。但到了市县一级,资金就少得多了。山西省文物局局长雷建国介绍说,“山西历史传承悠久、文物遗存丰厚,全省拥有地上不可移动文物53875处,其中13405处归属文保单位,40470处无人看护。”
“在此情况下,山西省去年3月就出台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实施文物建筑‘巨手擎’项目,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或个人通过出资修缮、认领认养等方式,参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其他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利用……在不改变文物所有权的前提下,在一定年限内给予认领认养者使用权、经营权。”山西省文物局政研室主任王志军说。
目前,该办法已推行了1年多,效果不错,第一批文物建筑保护利用供选项目总共计252处,已经有80余家民营企业、个人报名参与认领认养、出资修缮。
实现共赢,文物、社会主体、文物保护部门三方获利
打听到这个消息后,杨旭亮赶忙找到长治市郊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得到了答复:“现在郊区有两处文物保护单位可供免费认领,一处是凹里村关帝庙,一处是台上村玄帝庙,可以自由选择。”
杨旭亮毫不犹豫报名认领了凹里村关帝庙。他激动地说:“凹里村就在我家隔壁,关帝庙又广为生意人所敬重,这1190平方米可以好好保护利用了。”
认领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开始,文物保护部门的人对他表示怀疑。杨旭亮不好意思地摸摸脑袋:“可能觉得我还是个‘80后’,缺乏经济实力,会不会有什么别的企图,这可以理解。我的想法其实挺简单,就是给我的藏品找一个展示的地方。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想法,那就是情怀吧。”
长治市郊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主任吴涛对他很支持:“这是一件好事,以前这些文物保护单位长期‘抛荒’,连保护都谈不上,何谈利用。现在引入社会力量,通过认领的方式进行保护,对文物、对社会主体、对文物保护部门,可以说是多方共赢。”
长治市郊区文物旅游发展中心一开始就和杨旭亮“约法三章”:不得破坏文物原有布局、不得在原址新建住宅场所、文物原有功能不得破坏、做好陈列展览备案相关工作、自觉接受文物保护行政部门的监督和管理……随即,杨旭亮提交了相关材料和《设立上党老酒老醋文化博物馆》的请示报告,并得到同意批复。
很快,杨旭亮就投入到了关帝庙的整治、修缮工作中,投入了70多万元用于原址修缮,并雇用了3位日常打扫保洁人员。他想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保护利用模式,来打消外界对他的怀疑。
现在,凹里村关帝庙的匾额挂上了崭新的“老酒老醋博物馆”的牌子。走进去,新铺的青石板干净整洁,庭院里还有新做的绿化带,墙面刷得雪白,四周挂上了灯笼,中式古典建筑风迎面扑来。正殿两旁的耳房里,是重新修葺过的博物馆,门口挂着“老酒”“老醋”“商标”等标识,进入其内,杨旭亮收藏的年份“玻汾”、晋东南特色“潞酒”等分列于玻璃柜内。而这一切,只用了4个月时间。
村支书葛庭礼介绍说,关帝庙半年前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土院子里坑坑洼洼的,全是杂草。墙皮已大面积脱落,走进庙里踩一脚全是灰,也就是村里的一位老人每逢初一、十五过来拾掇拾掇。”
今年8月19日博物馆正式免费开放。那天,区里的主要领导、邻里乡亲和媒体都来了,杨旭亮激动万分,他对几个月来不理解自己的家人说:“人在社会上,总要做一些事情。这一刻我觉得所有的心血投入都是值得的。”
多措并举,还将探索鼓励民间文物捐赠、成立文保志愿队等
“博物馆肯定不会收费,而且村民每月初一、十五来上香,我会全力配合。”博物馆内有一堵黄色的土墙,杨旭亮介绍说,“经过考证,这是三垂冈夹寨之战的有力见证,是唐末晋梁潞州大战的主战场。”他表示,“原址4间无用的耳房用来做展览,后续打算再把村子戏台旁可利用的空间拾掇出来,扩大展区面积。”
杨旭亮还有更长远的打算。“未来,我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旅游综合体,除了博物馆外,再搭建一个体验园,让人们体验制作酿酒的曲,也可以品酒、吟诗,接受文化的洗礼。”杨旭亮许下承诺,“我资金有限,但是钱回来一笔,我就放进一笔,一定把凹里村的旅游给搞起来。”
同样是在长治市郊区,另一处文保单位台上村玄帝庙也已被当地公司认领,并已投入400万元进行保护;在晋中市介休市,曾有一半民居被毁的张壁古堡,被凯嘉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认领,前后投入4亿元进行保护和开发……在山西,这些沉睡的文物,渐渐地“活”了起来。
除了认领,方式还有很多。
根据“文明守望工程”,山西精心策划了“众手搭”“巨手擎”“妙手集”“千手护”“巧手创”“小手托”“顺手帮”“联手助”“携手援”九大项目。“比如‘妙手集’,介休市动员社会将708件民间文物捐赠给介休市博物馆;‘顺手帮’,长治市黎城县成立了由30余名老干部组成的文物保护志愿队;‘联手助’,实现了榆社县邓峪唐代石塔从台湾中台禅寺的顺利回归。”山西省文物局文物处刘昕说。
对未来,雷建国信心满满:“下一步,山西省文物局将把目光聚焦到抓安全、抓人才、抓展览、抓基础设施建设上。让文物‘活’起来、‘火’下去,让历史说话,不断提升文物科研能力和对外开放能力,实现山西从文物大省向文物强省的转变。”(本报记者 乔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