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重庆公交坠江:父亲遇难 儿子忍痛救援

2018-11-01 13:48:54

  今天上午10时整,悲痛的周小波在电话中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确认了这一不幸的消息,“刚才,我见到了父亲的遗体,父亲在此次事件中遇难,作为家属,我向所有关心此次救援的好心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尤其感谢政府和所有的专业救援队伍为我们的全力付出。”

  10月31日23时28分,重庆万州长江二桥附近船只同时鸣响汽笛,坠入长江底部85小时20分钟的渝F27085公交车,被浮吊船缓缓拉出水面。

  10月29日,周小波(艇上左二前方手扶栏杆者)在搜寻救援者。图片由蓝天救援队提供,由该队队员拍摄。

  现场参与救援的全体人员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默立哀悼。此刻,在距离打捞出水处约400米远的江岸上,肃立默哀的重庆蓝天救援队队长(兼万州蓝天救援队队长)骆明文发现,旁边队员周小波的身体微微发抖,他转过头,透过路灯和远方照来的灯光,发现周小波的两行泪水簌簌落到他的蓝天救援队队服上。

  这是令在场所有蓝天救援队队员动容揪心的一刻:周小波的父亲周大观,极有可能与这辆22路公交车一同坠入江中。

  各方面的信息都残酷而清晰地指向这个悲剧:警方告知周小波,他父亲老年公交卡使用记录提示他当时乘坐了这辆公交;10月28日下午17时许,他被警方叫去收集DNA信息;30日,当下潜救援人员从位于长江上游约28米、水深约73米、呈30°倾斜的坠江公交车上救捞出7具遇难者遗体后,他再次接到电话,询问他父亲的体貌特征和所穿衣物;随后,通知他11月1日前去进行确认。

  今天10时整,悲痛的周小波在电话中对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确认了这一不幸的消息。

  11月1日凌晨0时19分至2时15分,公交车打捞出水后,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蓝天救援队基地采访到43岁的周小波。

  今年春节期间,周小波的母亲因病离世,此后,他多数时间和76岁的父亲住在重庆市万州区长江北岸的枇杷坪东路,这里紧邻万州长江二桥,距离22路公交的车站很近,他们经常乘坐22路公交车。

  10月28日,区里开运动会,今年7月“上挂”到万州区教委工作的周小波要到赛场去开会。一大早,他开车将父亲顺路捎到西山公园附近。临别前,父亲笑呵呵地让他好好工作,“你开车时注意安全,我今天去看菊花展,听说菊花开得很美。”

  老人下了车,周小波则进入会场,两人完全没有意识到会有巨大的灾难袭来。会议期间,姐姐不停拨打他的电话,即使挂掉仍继续拨打,意识到可能有情况的周小波一接通电话,就听到姐姐急促的询问:“你知道爸爸今天在哪里吗?”

  “他早上说他去看菊花展。”

  “糟了,可能出事了,爸爸的电话怎么都打不通。”

  “一时打不通电话也可能很正常啊,怎么了?”

  “你还不知道?朋友圈都传遍了,今天,一辆22路公交从长江二桥冲下长江了!”

  周小波立即拨打父亲电话,传来“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忧心如焚的他立即请假往家赶,途中,微信、电话、短信传来的“万州公交出事了”信息铺天盖地。

  “不管父亲在不在这辆公交车上,我都要去救人!”身为万州蓝天救援队副队长的周小波赶回家,换上救援服装,径直跑向万州长江二桥。

  桥面已经开始管制,穿着救援服的他一路被放行。

  心里惦念着老父亲,周小波一边小跑一边打父亲的电话,依然没法接通,他跑到被公交车冲坏的栏杆处,往桥下一看,坠江处离江面大约有30多米,“我的心顿时沉了下去。”

  下了桥,周小波发现,蓝天救援队已经有人开始展开救援,他跑步加入其中。

  除了警察,蓝天救援队几乎是最早到达的救援者。悲剧刚发生不久,骆明文等人就从江南中学对面的云水间小区的万州蓝天救援队队部将救援器材送到了救援点。

  10月29日,周小波(艇上左二前方手扶栏杆者)在搜寻救援者。图片由蓝天救援队提供,由该队队员拍摄。

  周小波开着冲锋舟,试图在江面上搜寻到幸存者。他在公交坠江处附近转了几圈,没有发现奇迹。再扩大搜寻面积,依然失望。

  公交车坠江后连续三晚,周小波都住在江边搭起的帐篷里。他和同伴用声呐和水下机器人,试图确定公交车的位置,他们还四处不停地搜寻。

  每当他停下来,就会一次次拨打父亲的电话,依旧是一次次的“您拨打的电话无法接通”,而父亲对自己的疼爱,点点滴滴在他记忆里升腾起来。

  父亲在武陵镇周家村村小任教,从一个民办老师开始,40多年的教师生涯,使他成为当地令人尊敬的名师。

  邻近村子的孩子带着饭菜前来求学,到了中午,饭菜会冷掉,父亲总会把孩子们领回家,给他们热饭,孩子们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再一起去学校。

  “父亲开始每月只有几元钱工资,但对我极其疼爱。”周小波说,尽管家庭条件不富裕,而父母总是竭尽全力给自己最好的。“宁肯他们自己吃穿得差。”

1 2 共2页

来源:中青在线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四十二·中国员工逆境中不...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奋斗·2018劳动者风采录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团队篮球?个人能力?这场CBA大战成了教科书……

    CBA第五轮,北京首钢95:88主场不敌浙江广厦。仇人见面,冤家聚首,对广厦来说,这可以说的上是一场彻头彻尾的胜利,不仅仅因为李春江的球队送给了对手主场两连败,还因为他们的获胜方式:他们用北京首钢一直追求的“团队”打法,花了一节时间就战胜了对手。

  • 为什么电影大师们的票房不行了

    1994年是世界电影史上神奇的一年,出了很多闪耀影史的佳作。那年前后是中国电影的辉煌时代,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摘得中国至今唯一的金棕榈,张艺谋的《活着》得了影帝,姜文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拿下全国票房冠军。三个人谈不上开宗立派的人物,但在导演里算得上大师级。但是近两年三位大师的作品市场表现却一般,仿佛始终有一道红线无法跨越。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1000小时,马云预估自己2018年“飞”在空中的时长

    临近11月份,这是阿里巴巴集团一年中最忙碌的时间节点之一。但对掌门人马云而言,奔忙的状态从他创立阿里巴巴起就从未中断。从1999年到2018年,19年的光阴流转,阿里巴巴从杭州住宅小区里的创业团队一跃成为市值千亿级美元的国际互联网企业。改革开放和中国数字化进程中,马云和阿里成长的速度令世人惊叹。

  • 巴新华商陈炳文:我和员工处成了兄弟

    “以前,中国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依法经营,通过自身努力创造积累财富。当地人看到中国人,总称他们为老板。这些年,到巴新投资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他们修路、架桥,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现在,他们见到中国人包括我,都称呼兄弟。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