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新时代担当作为典型风采

新疆阿瓦提县县长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团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 胡仁巴
2018-11-28 09:05:18

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中)与周福年(左一)老两口拉家常。记者 胡仁巴摄

  “过去我有一个儿子,现在有两个儿子了。他总是不忘抽空来看我们老两口,还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每当说起县长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新疆阿瓦提县乌鲁却勒镇拉依当村村民周福年,脸上就会露出笑容……

  “周福年老人当了多年村干部,为村里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付出不少心血,是一位深得群众爱戴的老党员,从他身上我学到很多。”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说,他在自治区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中,与周福年等4户汉族和维吾尔族村民成为结亲对象,“团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基层干部要敢担当有作为”

  熟悉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的人都说,他勇于担当,去年春天写下一封《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发出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之声,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之声和坚决与“三股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作斗争的正义之声,在天山南北引起热烈反响,深受鼓舞的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纷纷站出来发声亮剑,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

  “作为基层干部要敢担当有作为,为新疆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尽一份力。”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表示。

  多年扎根基层的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把“担当”二字刻在心里、落在行动上。

  去年10月,阿瓦提县启动打击非法开荒专项行动,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主动请缨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这是一项动人“奶酪”的活儿:历史遗留问题多,利益冲突不可避免。有人上门求情,有人打电话施压,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如一块铁板,不为所动……截至今年上半年,阿瓦提县共整改、退耕13万亩土地。

  “当干部得丢掉只说不干的假把式”

  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说自己是个“笨人”,干工作靠的就是一双腿,“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当干部得丢掉只说不干的假把式,带领群众一起脚踏实地地干。”

  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曾先后在和田地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加依乡任乡长。2008年,托格日尕孜乡两万亩红枣地严重缺水。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勇挑重任,发动村民,用水桶和水壶提水浇树……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渡过难关。

  2016年年底,加依乡开展庭院改造试点,有些农民不太理解。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就一户户上门做工作,带他们到邻近乡镇参观。细致的工作赢得了理解,村民们最终同意实施庭院改造项目,并在一周内完成任务。

  植树造林时,吾布力喀斯木·买吐送非要走上几公里,看到最头上的一排树苗浇上了水才放心;为了推进庭院经济项目,他每天按时召集乡、村干部,一个村一个村地召开现场会。

  有这位较真儿的县长坐镇,阿瓦提的干部都知道:群众的事绝不能应付,更不能对付。

  起初,阿瓦提的乡、村干部怕接县长电话,因为心里没底,生怕哪里又出了问题;如今,干部时时沉在村里,件件事抓好落实,县长问什么,心里都不“怵”……

1 2 共2页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葛文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中国职工讲故事之五十二·藏族姑娘向新时代...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要想拿奖牌 先得进决赛

    11月15日,在2018年沸雪北京站赛前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时隔一年又见到了冯常军。冯常军是中国单板滑雪大跳台国家队的一员,也是国内在该项目上最具实力的男选手。说起11月23日开始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的比赛,冯常军向记者透露,他将采用最新的高难度动作——空翻两周加转体1260度。

  • 电视剧《黄土高天》获专家好评:三代农民命运展现40年农村改革

    由董勇、王海燕主演的电视剧《黄土高天》正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日前在京举行的研评会上,专家认为,该剧把40年农村改革这一宏大主题浓缩成普通的人物命运故事,写出了三代农民的生活史、情感史、命运史,具有一定的史诗品格。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让书店联姻文创(组图)

    书店,对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无非就是买书看书。可如今书店一改原有刻板的面孔,变得高颜值,文艺范儿十足。经营模式的转型,对于书店职工的工作也是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梁钰,是北京亚运村图书大厦的一名“老员工”,在书店求新求变的当下,他率先成了“吃螃蟹”的人。

  • 4个硕士创“柿业”

    今年冬天,山西省孝义市兑镇镇产树原村的村民们一聊起“柿子”就开心得合不拢嘴,很难想象,几年前村里的柿子曾一度滞销,心灰意冷的柿农几乎都去了外地打工,“5角钱一斤都没人要,还不如烂在树上”。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