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陈忠强帮镇上很多化工企业办理过营业执照,现在,他又要上门沟通,劝企业关停并转。看似矛盾的工作内容,缘于他的双重身份:既是江苏宜兴周铁镇的党委书记,也是这儿的总河长。
按照相关规定,周铁镇位于太湖一级保护区内的化工企业将陆续关停。作为河长,陈忠强能不能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这条殷村港,是太湖的主要入湖河道,两边曾经小化工厂林立、散乱污企业较多。2007年的太湖蓝藻事件,给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冬日的天空飘起小雨,有些雾蒙蒙的,早上9点,巡河船开动,江苏宜兴周铁镇党委书记陈忠强边巡河边和记者聊着殷村港的变化。
周铁镇东濒太湖,与苏州、无锡隔湖相望,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镇共有大小河道164条,全长248.05公里,其中入湖河道25条。另有总面积487.5亩的小型湖荡两个,由于镇域狭长、沿湖岸线长达20多公里,大量的上游来水过境入湖,生态环保上承受了很大压力。
江苏宜兴是全国较早开始探索河长制的地区之一。陈忠强从2013年开始担任周铁镇的河长,每个月巡河两次。这条水路,他不知走了多少遍了。
时间:9:50
地点:东湖村
“一家家上门沟通,跑个几次、十几次都很正常。”
船驶离码头大约10分钟,右手边出现了大片白色厂房。厂房有点破败,显然关停有些年头了。
陈忠强指着这片厂房说,“以前这里是本地最大的炼钢厂天乾公司,2013年关停,这块旧址也将重新布局;前面的红色房子,是2017年关停的高阳化工,也是殷村港沿岸最后一家化工企业。以前这两边有很多排污口,现在哪里还看得到了?”
船停靠在码头,东湖村到了。陈忠强直奔村民周伯年家。
过去,周伯年开一家化工厂,2007年以后,他在镇上率先关停了厂子,后来就在门口的池塘养起了鱼。现在,按照水产养殖整治退治结合的要求,周伯年需要开展池塘标准化改造工程。
“老周呀,水质确实已经提高不少,但是每年清塘时,混杂着饲料的尾水可能会造成污染。实施生态循环养殖,是为了确保水产养殖的废水达标排放。”陈忠强说,“这个道理你是明白的,已经在改造了。只是改造费用需由自己承担,希望你能够理解。毕竟不够环保就要淘汰,为了环境也是为了自己嘛……”
陈忠强说了好一会儿,才解开了老周的心结。最后这句话,是说到老周心坎儿上了。
实际上,和老周家面临同样情况的不在少数。镇上的养殖户不少是从化工产业转型而来的。新的环保政策要求出台后,要进行关停整治,很多人都有想法。有的趁着陈忠强巡河的时候找他吵架,还有的干脆跑到他办公室指着鼻子骂。
“河长在做工作时难免会遇到困难,一家家上门沟通,跑个几次、十几次都很正常。”陈忠强坦言,要理解养殖户们思想有个转变的过程,也要看到他们为了环保做出了很大付出。通过进行资金补偿和引导转型,大家会逐渐理解和支持。
时间:10:30
地点:分水村
“不能图省事、图省钱,就忽视了村民的感受。”
从老周家出来,陈忠强惦记着一件大事,来到分水村我师桥边。桥下的漕桥河直通太湖,工人们正进行生活污水纳管的施工。
以前水乡的居民们生活污水都是直排入河,造成了环境污染,污水纳管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是,这项民生工程在这儿却碰到了难事:污水管道铺设位置众口难调。陈忠强没少往这儿跑。
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陈忠强到现场调研了10多次,召集设计方、施工方、村民代表开了5次讨论会,决定采取在河道中打桩架管的方案。但在具体操作上,村民们又有不同意见:有的觉得应该铺在边上,美观一些;有的则认为应该铺在正中,与房屋形成安全距离。
最终,又经过多次沟通,形成因地制宜的方法:房屋距离河道太近的,就把管网铺在河中,避免对房屋安全的影响;房屋距离河道稍远的,就把管网铺得靠岸一点。“争取美观和实用结合,让村民们满意。”陈忠强坦言,“尽管这样会增加成本、拉长工期,但不能图省事、图省钱,就忽视了村民的感受。”
时间:11:30
地点: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借助无人机技术,不到10分钟就巡完了整条横塘河。”
实地巡河结束以后,陈忠强回到了镇政府对面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
大厅的正前方是一块大屏幕,随着工作人员的操作,画面从俯视的视角呈现出一条河流。镜头不断向前推进,水流、堤岸,甚至水生植物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也是河长巡河的方式。借助实时拍摄的无人机技术,不到10分钟就巡完了整条横塘河。”陈忠强告诉记者,周铁镇水网密布、水文复杂,实地巡河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在线巡河作为辅助手段能够快速全面地了解情况,特别是可以看清一些徒步和行船都难以达到的区域,两者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临近中午,陈忠强手机“嘀嘀嘀”响个不停。他打开置顶的微信群“周铁网格化巡防工作群”查看:中午11:30,网格员钱征在线传图并上报,距河道不远的漕分路与漕分线交叉口,有一辆车乱倾倒垃圾,驾驶员逃离,已经联系拖车做扣车处理;11:43,查明驾驶员身份;11:49,发图显示车辆已被拖走,垃圾全部处理干净。
尽管千头万绪,陈忠强这个镇级河长忙起来却并不乱。陈忠强坦言,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河长制工作已经形成长效机制,通过技防加人防的协同配合,河长有了“千里眼”和“顺风耳”,实现了运筹帷幄。
“如果大事小事都要我这个河长一个人来解决,镇上的其他工作就难以开展啦。”陈忠强介绍,镇上已全面启动了网格化管理,将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精细到网格,覆盖全镇范围的71位网格员,也承担着“民间河长”的职能,很多问题在现场就直接处理,一般的环境问题可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通报、及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