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雨报道 “各位师傅,大家辛苦了,今年请大家吃个便饭,在此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大家放开肚皮吃,菜和酒水、饮料管够!”1月28日中午11时,在余姚文山路“灶福人间”酒店,店老板举起酒杯,向60多名身着橘黄色衣服的环卫工人提前恭贺新春。
“灶福人间”的老板叫王玉乐,这已是他连续5年请环卫工人吃饭了。
节前相聚“灶福人间”成期待
在餐馆大厅里,6张大圆桌一字排开,每张桌子上摆放了8道凉菜以及酒水和饮料。大厅上方拉着一条横幅,上面写着:“城市的美容师环卫工人,你们辛苦了!”
王玉乐告诉笔者,每桌菜的标准是近1500元,酒水和饮料不算。今年他看到很多老面孔前来吃饭,感到特别高兴,这说明大家都愿意在余姚待下来,有归属感。“这是我们安徽的名菜。”“我们北方人就爱吃羊蝎子。”“虫草炖鸡,这是余姚人的做法。”……待大伙儿坐定后,16道不同口味的菜肴被陆续端上餐桌。大伙儿相互祝福、相互碰杯,你为我添酒,我为你夹菜,现场温暖又热闹。
今年57岁的郑师傅是安徽人,他说这是他第5年受邀来聚餐。“每年我也想回老家过年,但越是节假日我们就越忙,而春节前相聚‘灶福人间’已成为我和不少工友的一份期待。在这儿,大家欢聚一堂,减少了思乡之苦,感受到了温情,非常感谢王老板。”
席间,来自余姚市实验一小603班的15名学生还为环卫工人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节目,学生家长还给环卫工人送上了礼物。
理解打工的苦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王玉乐是河南洛阳人,今年32岁。他14岁就离家闯荡,先后在北京、杭州的大酒店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2006年,在朋友的介绍下,他带着妻子来到余姚,在一家大酒店从事酒店管理。工资虽不高,但工作很稳定。
“余姚是一个幸福感很强的城市,我一来这里就爱上了它,并决定留在这里。为了给妻子和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我萌发了创业的念头。”王玉乐说。考虑再三后,他决定开饭店。但对一个打工者来说,开一家饭店所需的资金无疑是一笔“巨款”,他卖掉了老家的房子,东拼西凑,终于筹到了资金。2011年,王玉乐的“灶福人间”顺利开业。由于他为人诚实,性格温和,饭店经常是宾朋满座。
5年前,王玉乐开始请余姚凤山街道的70多名环卫工人吃年夜饭。他说,促使他做这件事的“源头”是,他在网上看到了一张“环卫工人吃雪解渴”的图片,心里大受触动。
王玉乐说:“城市的清洁离不开环卫工人的努力,他们起早摸黑,非常辛苦,与其在网上转发图片,不如真真切切地做件实事,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呼吁更多人关爱环卫工人。只要生意在,我就会一直这样做。”
“我打过工,知道打工的难处,理解打工的苦。在异乡,温暖对他们很重要。”王玉乐说。
尽力帮助更多人
除了请环卫工人吃年夜饭,王玉乐还在店门口设置了“爱心驿站”,夏天为环卫工人和的哥、的姐们准备了自己熬制的凉茶以及风油精、藿香正气水等消暑用品,冬天为他们准备了热茶。正如自己所取的饭店名字一样,王玉乐希望自己能真正造福人间,为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为更多人送去帮助和温暖。
2013年余姚遭遇水灾,不少市民被困家中,有些人甚至好几天没吃上热饭。当时,王玉乐的店里存有许多粮食,他就想着要为市民提供帮助,于是他发了一条微博。“没想到那条微博被很多人转发了。第二天我去店里时,门口已经排了不少前来领食物的人,于是我赶紧和店员一起煮粥给大家吃。”自此,王玉乐开始真正走上了公益之路,并先后获得“余姚好人”“十佳外来从业人员”“道德模范”等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