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身在他乡 心向故乡

2019-02-02 08:16:13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但对于几十年前出国留学的海归来说,大年三十听一听家里人的声音都是奢侈的愿望。两三周才能寄到的越洋家书、一分钟几十元人民币的国际电话费,都是为了团圆,为了弥补无法陪伴在身边的缺憾。

  一页薄纸寄思念

  慕尼黑,与北京相距7700多公里,静静地躺卧于阿尔卑斯山北麓伊萨尔河畔。1981年,顾俊礼来到这里,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习国际政治专业,一待就是3年。

  “学习,如饥似渴地学习”,今年已是80岁高龄的顾俊礼,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研究员,他一刻也不曾忘记自己当年赴德学习的初衷,“我们的目的特别单纯,就是想学成回国之后能为国家做点事儿。”

  千山万水,重洋远隔。不曾回过家的3年里,书信成了顾俊礼与家人保持联系最重要的方式。“在外的时候啊,最想的就是家里”,这位八旬老人动情地告诉本报记者,“德国朋友很友好,他们家中有电话,偶尔也有机会让我们借用他们的电话打给国内,我们就会打个一两次。当时,打一次电话回国要花很多钱,我们不好占用人家的电话太长时间,还是写信多。”

  写信,也并非能装满所有想说的话,纸张多了会变重,邮资也就随之上涨。顾俊礼清楚地记得,为了让信件不超重,他只用一张信纸,“先给妻子写两句,在后面要留出一大块空白的地方,给大孩子写两句,再给小孩子写两句,这样一封信才算完成。”

  一字一句,纸短情长,一页信纸里浓缩了对一家人的思念。那时,顾俊礼经常会盼望收到小女儿的来信,她会花很多心思逗远在德国的父亲开心——在信纸上留下个红彤彤的口红印,代表“亲亲爸爸”,诸如此类。

  “但是,这些信件在几次搬家中都遗失了”,顾俊礼难掩失望。见字如面,一封又一封简短的越洋家书,饱含着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

  一桌年夜饭话团圆

  1983年,被称为“春晚元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在全国人民面前正式亮相。此时,曾任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的夏颖奇正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那年春节,他在渥太华吃了一顿记忆中最简单也最难忘的年夜饭。

  夏颖奇考取了第一批公派留学教育部奖学金,留学那几年,学习和做实验近乎填满了他所有的生活。在他的计划表里,一周7天,按照早中晚分成3个单元,总共是21个单元,只有周末会拿出两个单元的时间来处理日常性事务。“我们在国外的时候,身边连本带农历的年历都没有,究竟大年三十是几月几号有时候也并不清楚。”1983年的春节,是他认真算好日子提前记在心里的。

  “家人在国内团聚,我们在国外也不能完全不过啊。”置办好饺子皮、饺子馅,当天晚上,夏颖奇和来自武汉研究院的室友忙活起来,包了四五个人都管够的饺子。他边准备边打电话张罗,想把附近的几名中国留学生招呼到一起,共同过年。

  电话打给一位姓孙的女老师时,她已经准备关灯休息,一开始并不清楚夏颖奇来电的用意,“我说‘今天是大年三十啊,孙老师过来跟我们一起吃顿饺子吧’,说完之后,电话那头忽然就安静了,很久没有声音。隔了一会儿,我听到她在啜泣,她不知道那天是过年啊。”时隔多年,但关于那晚的一切,夏颖奇仍历历在目,“在国内,没有人会不知道大年三十是哪天,谁会忘了过年啊。”

  5个人,整盆的饺子,几道凉菜,40几岁的孙老师进门的时候脸上还挂着泪痕。每个人端着自己的小碗,吃光了所有的饺子。那时,北京时间已是大年初一的中午,而在渥太华的一间普通公寓里,几个中国留学生的年夜饭吃得正香。他们聊到半夜,“我们虽然彼此聊着天,但其实每个人心底都在思念着在国内的父母、爱人和孩子。”夏颖奇说,四五个月之后,教育部将第一届春晚的录像带送到使馆,再由使馆分发,最终传到了留学生手里。

  “真是爱看,看完一遍我们又重播一遍,结束之后还想再看。”已是夏天,留学生们搞了个聚会专门为了来看春晚,天气已逐渐炎热,录像带里春节的热闹和欢喜却仿佛触手可及,与国内每一个相关的片段,大家都不想错过。

  对那时的留学生来说,没有太多时间留给思念。国与家都在远方,早日学成,便能早点回家。

  一通电话越千山

  一纸家信,一来一回,就是1个多月。对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刘纪华来说,写信“太不解渴”。她在1991年到达澳大利亚,从事植物学研究工作,两年后,又从澳大利亚去了美国。

  每个星期天,在上午10时左右,北京时间已渐入深夜,刘纪华就开始了与自己的“较劲”——电话,打还是不打?“我心里面特别痒痒,在房间里转来转去的,也下不了决心。”犹豫的原因还是因为费用,刘纪华回忆说,1分钟将近五六美元的话费,对她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后来我就决定了,宁肯少吃点饭也要给家里打电话。”电话拨通了,她的心情却五味杂陈,嘱咐孩子好好学习、家人注意身体。这通几分钟的电话一结束,挡不住心中的难过。

  要是赶上过节,电话忙线就成了常有的事,“像大年三十这样的日子,在国外的人都想给家里打个电话,线路忙得根本打不通,你就得耐着性子反复打。这边拨过去或者家里打过来,哪边通了算哪边。”她说。在通讯网络远不像今天这样发达的年月里,越洋几分钟里短暂的乡音,情真意切,是海外学子在外从事学习和研究工作的精神支撑。

  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让越洋通讯进入了新纪元。“如今的留学生多幸福啊,随时都可以与家里人视频,他们可以更安心地在国外完成学业。”谈及如今便捷的通讯方式,刘纪华言语中满是羡慕。现在的留学生,即使没有假期,无法回国与家人团聚,也能通过微信、网络视频等多种方式,真正实现“天涯共此时”。曾经的纸短情长,如今的实时视频。时代在变,不变的是思乡之情;科技手段在变,不变的是对年味儿的渴望和无论在哪里,都想与家人团圆的心。

  本报记者 孙亚慧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张玉滚:教书育人十七载 把山路走成通天大...

  • 热点人物

    以匠心守初心 铸就匠人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白鹿、许凯新剧开播 收获认可即知足

    由年轻演员白鹿、许凯主演的剧集《招摇》日前开播,剧中扮演女魔头“路招摇”的白鹿曾出演过《大王不容易》《凤囚凰》等作品;而扮演老魔王之子“墨青”的许凯,则因为出演《延禧攻略》富察傅恒一角而为观众所熟知,两人此次合作出演《招摇》,讲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仙侠世界的故事。

  • 陈坤“行走的力量”分享展收官

    近日,由陈坤发起的心灵建设类公益项目“行走的力量”,于北京朝阳大悦城圆满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年度分享展。近十万人次参与观展,一起探索情绪的奥秘,感受“每一刻都是最好的自己”。随着分享展正式落幕,2018“行走的力量”也圆满收官。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他从晋江走出,乡音不改

    在福建晋江度过童年的施至成7岁来到菲律宾,身无分文,也不知道英语或菲律宾语为何物。全家将积蓄投入一家小杂货铺,兼卖蔬菜、干货和日用品,位于街道拐角。他帮着父母照看。不幸的是,这个全家唯一的产业在二战期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 德国侨商郑爱珍:“中国胃” 中国心

    初见郑爱珍,是在2018年深秋时节的北京。彼时,她作为德国侨领代表,正在北京大学参加由中国侨联主办的2018海外侨领中国国情研修班的学习。 笑容亲切,开朗健谈,是郑爱珍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