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负担的加重,人们对医疗急救的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各地急救医疗供给能力不足,存在急救无车可派、响应时间过长和急救人员流失严重的问题。住宁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说,这些已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要,建议国家加快建设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现状
制度不完善 专业人才匮乏
马秀珍说,当前,我国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存在法律法规保障不完善、急救体系建设不平衡等问题。据介绍,我国尚未出台医疗急救法,对医疗卫生资源紧急救治的统一调度、社会急救专业机构的职责、急救车辆和人员的配置、急救站点设置与建设标准等缺少法律保障,对恶意拨打120电话以及非法救护车的管理等亟需从立法层面加以明确。
马秀珍说,我国医疗急救资源严重不足,急救网络覆盖范围有限,能力建设欠缺且失衡,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急救机构建设仍滞后。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急救业务用房短缺、急救车辆和设备不足、急救人才奇缺,院前急救难以开展。急救人员大部分都是从各科室轮转过来的医生和护士,由于院前急救人员压力大、待遇低,很多专业人员不愿意干院前急救工作,常会有“招不到、留不住”的现象。另外,目前专职从事院前救治的人员不多,除医护人员之外,对其他专业人员,如驾驶员、调度员、担架员的医学知识培训重视程度还不够。
建议
加大供给能力 推进智慧急救
马秀珍建议,要加快社会急救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明确社会组织、团体及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明确红十字会、重点单位、重点场所医疗急救的责任和义务,强化违反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同时,明确医疗急救体系内的建设标准,进一步规范社会急救工作。
要扩增基层偏远地区医疗急救资源,制定农村偏远地区专项急救预案,充分考虑区域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地理环境、交通状况等因素,分布建设和完善医疗急救点,建立健全院前急救网络。由县级以上医院对各急救点分片定期指导,定期检查急救设备,考评急救能力,形成“一线村医急救、二线乡镇卫生院支援、三线120接应转运、四线医院救治”的工作机制。
同时,加强业务培训,将院前急救医疗作为一个独立专业来管理,培训一支专业队伍,对调度、医疗、护理、驾驶人员进行严格的岗前专业培训,并每年进行复训。突出灾难事故现场的急救培训,定期进行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治演练,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能力。出台相关鼓励措施,建立符合医疗急救工作特点的绩效分配制度,使急救医务人员处于职业稳定状态,减少急救医务人员的流动。推进智慧急救,利用“互联网+”,打破院前急救信息孤岛,推进院前院内既往病历、健康档案和院前院内诊疗等医疗信息的共享,从而提高院前急救医疗质量。搭建统一的院前急救信息平台,加强区域内和省际之间的院前急救信息共建共通共享,便于发生突发事件时统一调度指挥。
马秀珍说,要将急救能力作为一项公民素养,建立省、市、县三级急救知识技能普及培训网络,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等都要组织开展急救培训,学校开设急救知识和技能课程,组织学生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努力实现“随处可学,人人能学,随时备用,救人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