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酷暑严寒,在青岛市市南区车流涌动的路口和人流攒动的景点,总会看到一些手举小红旗,鸣哨示意的身影。这些人来自一支平均年龄60岁,规模达300人的队伍。这支队伍有个很接地气的名字——“青岛大妈”志愿引导队。
自2013年成立至今,平均每年志愿服务2000小时,出动 8万人次,这些“青岛大妈”们不仅展现出“贡献余热、志愿为荣”的风采,还积极动员邻里亲朋争做志愿者。
近期,青岛市市南区委宣传部策划推出“青岛大妈”系列网络专题宣讲,邀请“青岛大妈”从街头走到线上宣讲她们的故事,讲述她们的执着和坚守。
孙秀芳是市南区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她加入“青岛大妈”的大家庭已有4个年头。“有人说我对这份工作太认真,认真得不近人情,还六亲不认。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有一件事,我心里确实一直过意不去。”参与宣讲时,孙秀芳讲述了一个秘密。
2018年上合峰会在青岛召开前夕,孙秀芳的亲家生病住院,打电话托孙秀芳帮忙照看家里的孩子。由于要做上合峰会的志愿者,孙秀芳想来想去,最终向亲家说明实情并得到了对方的理解。虽然有些过意不去,但老太太并不后悔:“能以志愿者的身份助力上合峰会的圆满召开,我感到很自豪。”
做“青岛大妈”这几年,李春玲最大的成就是把自己的老伴儿也拉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一开始,她是给老伴儿介绍文明引导队的情况;后来又带着他到志愿者执勤的岗位进行体验。“老头子生性热情,平时就爱帮忙,很快他就加入了引导队。”
如今,老两口执勤时认真疏导交通、引导人流。李春玲还随时在包里装着英汉两种地图,方便给国外游客提供引导。轮休时,两人又自愿开着家里的车帮助引导队办理公务,获得了许多队友和市民的好评。
引导员宋乐玉告诉记者,网络宣讲后,“青岛大妈”的脚步不会停歇,“志愿岗位就是最好的宣讲舞台。我们的每一次景观介绍,每一次文明引导,每一次线路解说,都在讲述青岛故事,都在用志愿精神展现青岛的美。”
青岛市市南区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表示,志愿者们讲述他们的志愿故事,实现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效探索,也希望宣讲带动和引导更多的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务活动中来,用自己的微笑带给他人欢乐,用自己的关心带给他人温暖,用自己的付出带给他人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