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载希望的英雄之路
本报记者 王伟伟
本报记者王伟伟(左)在海拔3520米的川藏线上采访沿线居民。
4月中旬的一天,我踏上了川藏线的采访之旅。出发前,我就在想象着川藏线的模样,想象着如何用我的镜头记录下沿线的风俗民情。然而,对于心灵的震撼,现实总比想象来得直接。等到我第一天在泸定县境内亲眼看到崎岖蜿蜒直达云霄的318国道时,我还是被震惊和折服了。
在现场,我感觉到了采访的压力——这样一条满载着希望的英雄之路该如何呈现?它的广度和深度不是一篇文章或一组报道可以承载的。
“挨着川藏线,没有理由不干好啊!”就在我对采访如何进行下去一筹莫展时,杵坭乡一位开农家乐的大姐一句话点醒了我。川藏公路经过近70年的升级换代,已经从碎石路变成了“黄金旅游路线”。这条路不仅打通了川藏天堑,也带动沿线居民走上了致富路。大姐的话没有高深的理论,但却是她内心满足感和幸福感的真情流露。
面对厚重的历史和感人的故事,唯有拿起相机忠实记录。我深入到沿途居民的生活中,去关注这条路上个体命运的故事。
他们中有司机、交警,也有与川藏线共成长的客栈老板、易地搬迁的脱贫户……
采访结束后,那些居民坚定的眼神告诉我,这条英雄路让沿线每个人都拥有了过好生活的机遇。
走进西柏坡,感受奋斗与奉献的力量
本报记者 曹玥
本报记者曹玥(右二)在平山县李家庄入户采访。
离开西柏坡,回忆起半个月的蹲点采访经历,“变化”是我给这里写下的关键词。老区人民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新楼房;依托红色旅游资源,贫困户成了“十万元户”;破旧泥泞的乡村换了新颜,变成了人人羡慕的美丽乡村;西柏坡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产业结构转型,老区人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不同于老区曾给人留下的贫困落后的刻板印象,如今的西柏坡创意迸发、活力四射。
书写完西柏坡的沧海桑田之后,我想最该沉淀的,应是西柏坡对于奋斗和奉献不变的坚持,这也是我所理解的西柏坡精神。
走访李家庄时,60多岁的断臂大爷谷永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残疾,他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直到村里发展乡村旅游,老人将家里的两片宅基地建设为农家院,生活有了质的改变。家里富了,生活好了,但他没有坐享发展成果,反而是坚持出去找了一份工作。他说:“没有好政策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但我还要继续工作。”
走进老区,才能真正体会老区奋斗之不易;贴近老区人民,才能感受奉献之伟大。半个月的蹲点,留给我的不仅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段段感人的往事,更多的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从西柏坡重新出发,依旧前进在赶考路上。
俯下身子,总会有收获
本报记者 赵航
本报记者赵航(右)在三一重工18号厂房车间采访。
40年前,长沙县还是一个有县无城、封闭落后的农业县,40年后,这里已成为中国中部崛起高地上的一座高峰: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多年领跑中西部,迈入全国百强县5强行列……“永不停歇,改革创新”的创业精神,让长沙县完成了华丽的蜕变。在15天的蹲点过程中,记者切身感受到了这片热土上迸发的创业热情。
4月12日,记者来到长沙县“二次创业”指挥部蹲点采访,便被这里的“盒饭文化”震惊了。建设临空区,开会、研究项目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党工委筹备机构副书记、黄花综保区党工委书记王国良总是带头吃盒饭,指挥部里慢慢地形成了“盒饭文化”。但就是这群吃着盒饭的临空人,让长沙百联奥莱项目提前160天竣工投产,节省资金超过1亿元……
三一重工是长沙县工程机械发展成就的一张金名片。4月16日晚上10点,记者来到三一重工18号厂房车间蹲点了一个通宵,近距离触摸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脉搏。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城市发展最生动的见证
本报记者 于灵歌
本报记者于灵歌(中)在咪咕动漫采访员工。
4月初,我在厦门蹲点采访。抵达后,放下行李,就前往蹲点第一站厦门软件园踩点。当时正逢下班时间,软件园里来来往往的大多是年轻的面孔,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漫步在园区里,我发现了不少耳熟能详的互联网企业——美图秀秀、美柚、咪咕动漫……虽然不是巨头公司,但这些企业都是细分领域赛道上的领跑者。厦门软件园何以出现这样的产业特点?20年时间里,软件园是怎样从小渔村下的园区一期,逐步扩大到如今跨岛发展的园区三期?
带着这些疑问,我进行了采访:从无到有的创业者、伴随企业一路成长的老员工、见证软件园发展的管委会负责人、被工作机会吸引来的外地90后……他们每个人工作、成长的故事,都是软件园20年发展最生动的见证。而园区的发展,也折射着厦门这座城市的变迁:东南沿海曾经匮乏落后的弹丸之地,如今正发展成为一座高素质高颜值的创新创业之城。
对于“老厦门”来说,感同身受的还有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在筼筜湖园区采访时,几位“老厦门”的讲述让我印象深刻。在他们的记忆里,筼筜湖是当年的“城市臭水沟”,通过30年不间断的治理,变身为碧波荡漾、白鹭翱翔的“城市会客厅”。采访结束,再次走在筼筜湖畔,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理解:高颜值的背后,是绿色发展理念为先;高素质发展,离不开厦门对人才的吸引与支持。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城市发展最生动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