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让煤矿工人老了不流泪

退休老矿工生活状况调查

2019-05-13 09:46:47

  

  在井下采煤工作面巷道的采煤工人大都50岁左右

  “在井下干了几十年,对黑乎乎的环境都习惯了,现在回到了农村家里,当然比不上城市到处亮堂堂的,只要看得见东西就行了呗。”在一个退休的老采煤工人家里,走访慰问人员看到简陋的家中照明的灯泡不太亮,提出能否换个瓦数大点的灯泡时,这名退休老矿工连连摆手。

  就在前几天,笔者随同所在企业工会人员走访慰问了退休后回到边远农村的部分退休老矿工。一场走访慰问下来,我们的心有些沉重。这些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煤矿工人,大部分来自川东北地区的偏远农村,当年他们以农民工身份到煤矿干矿工,退休后分化成为三个群体,他们老去岁月的境遇也因此不同。

  矿工老去岁月境况各不同

  先说说退休后回到了农村老家的退休老矿工。他们年轻时长期在井下高强度、高负荷的劳作透支了身体,很多患上了骨质增生和风湿类疾病,退休后因病返贫现象尤为突出,成为了当地的累赘和儿女的包袱。

  这些回到农村的退休矿工,有些要照顾留守家里的孙儿上学,有些人因为劳动惯了,重新拾起了地里的庄稼活儿。因为长期井下工作导致的心理和精神压力,他们不大情愿走出家门与社会接触,有的也不愿意与常年外出务工的儿女们沟通,每月除了到账的退休金,他们老去的岁月里倍感失落和孤独。

  再说说退休后仍然居住在矿区的退休老矿工。这些人在煤矿干了大半辈子,与故乡的关系已然隔断,拿他们的话说,已经回不去了。这些人要么参加了矿区房改,在矿区有个几十平方米的小房子;要么退休后因为买不起城市住房,或者不愿意跟随在外务工的孩子同住,只好住在矿上十来平方米的宿舍里。

  由于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和艰苦,很多矿工的孩子不愿意再当“煤二代”,长大后纷纷离开矿区去外面谋生,留守在矿区的老人们享受不到兄弟姐妹、亲朋好友及子女的关爱,使得他们倍感生活的艰难,此外,还要承受年迈、行动不便、生病卧床等现实问题。

  对在新建矿区生活的老矿工来说,住房、生活、医疗、娱乐设施相对完善,尽管身边少了儿女的陪伴,但平日里老同事们也能相互照应,偶尔在矿区棋牌室还能打打麻将。企业退休管理部门每逢重阳节也会邀请退休老矿工们搞搞适合老年人的娱乐活动。

  但在去产能矿区,留守矿区的退休矿工们日子就过得不那么舒心了。前些年,川东北某国有煤矿在关井闭坑后,年轻工人分流到了其他煤矿,家庭条件好的少部分退休矿工跟随儿女离开了,剩下来的400多名退休矿工,加上家属有将近七八百人,面临着矿区失去生产功能后,生活环境日趋恶化的尴尬境地。

  去产能煤矿大多是资源枯竭、灾害严重、效益低下的煤矿,地处偏远,远离城市,生活设施都是企业自建自管,建筑物和设施老化严重,政府社区医院、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职能延伸不到边远矿区。煤矿停止生产后,工人转岗分流了,办公区人去楼空,生产区一片荒芜,卫生所也撤销了,往日热闹的菜市场都冷清下来,矿区仿佛失去了灵魂,老矿工们发现自己已成为了没有故乡的浮萍。

  笔者以前在采煤队工作,如今到机关分管组织人事工作,很多人退休后都要到机关开具离矿物品移交清单,每次都是各种不舍。采煤三队的郑师傅拉着笔者的手说:“我有风湿病和骨质增生,退休了就要回到威远的农村老家,儿子儿媳都在外面打工,我要和老伴回去带两个孙子,以后可能不会回矿上来了,你们可别把我当断了线的风筝啊,以后矿上有啥好事,电话说一下也好,让我们这些干了大半辈子煤矿的老人也高兴一下。”

  如何缓解中年矿工的退休焦虑

  其实,如今的煤矿,除了招工难、留人难问题依然存在外,矿工老龄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受人员紧缺的制约,很多50多岁的矿工依然还坚守在采掘一线。在很多煤矿区队班前会上,一眼望去,白发矿工已是常见。对他们来说,怎么退休,又要怎样老去?

  47岁的采煤一队党支部书记杨佳彬说,我最关心的是,实施延迟退休,煤矿重体力劳动者该何去何从?现在的退休制度是一刀切,退休年龄一视同仁,虽然煤矿工人考虑了井下工龄可以提前退休,但是延迟退休问题已经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如繁重体力劳动者,尤其煤矿工人这类,需要强健的身体,一旦年龄大了体力及精神状态跟不上,就会增加发生危险的几率。所以,对于煤矿工人的延迟退休要切实考虑实际情况。

  51岁的掘进工人汤平安说,现在就应该把矿工养老提上议事日程了,因为煤矿不同于其他行业,有些行业因为作业环境相对较好,劳动强度低,职工退休后身体没有担忧。而煤矿工人,特别是采掘一线工人退休后,大部分人都有骨质增生和风湿类疾病,还有人患有尘肺病,这些人国家应该在退休养老金待遇和医疗待遇上有所倾斜,对退休煤矿工人患有长期性疾病或者重大疾病的,应当给予医疗费用保障优惠,让煤矿工人年轻时流汗,老了不流泪。

  56岁即将退休的运输队党支部书记刘学现建议,在规模较大的煤矿矿区设立专门的老年康养机构,可以是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引进社会资本组建康养机构,或者是依托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国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实行退休矿工集中养老,一方面可以缓解和治疗身体疾病,另一方面也可以减轻退休职工家庭经济负担。

  也有矿工表示了不同的想法。今年52岁的采煤三队职工苟其洪说,我还是愿意退休后回到家里,和孩子们一起住,平日里带带孙儿,也算是享受生活。但我长期在井下从事运输工作,骨质增生这个老毛病很严重。我希望退休后,企业和社会能够在医疗上对我们煤矿工人有所帮助,不因为疾病降低生活质量。

  各方携手,让老矿工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

  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煤矿工人从事的工作事关国家经济建设,理应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尊重和爱护。如何让曾经为煤炭事业奉献了青春的矿工享受社会、企业和亲人们的关爱,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和老有所为?

  从企业角度,要从以人为本高度重视退休管理工作,成立和健全企业退休管理机构,把退休后离开矿区的老矿工群体纳入企业民生工程,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持和保障矿区离退休机构组织退休矿工开展有益于身心的娱乐、健身、健康、体育活动。

  利用网络新媒体,建立退休人员QQ群和微信群,建立退休职工档案,通过电话建立日常的联系和沟通。在企业举办的企业庆典等重要活动或职代会等重要会议期间,邀请退休职工代表参加,定期通报企业改革发展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继续为企业改革发展献计献策。

  从社会角度,要积极探索社会、企业和社区联建联办具有老年公寓性质的老年康养基地和养老机构,招募有责任心和能力的老人管理,加大退出产能矿区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退休矿工的生活环境。

  将患有尘肺病等重大疾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的退休矿工纳入企业或社会的救济范畴,发挥企业和社会力量帮助他们克服因重大疾病、意外事故(伤害)等重大变故导致的生活困难,同时下设公益性岗位,不定期安排人员或组织社会志愿者前往退休矿工社区或家中探望并提供帮助,让这些远离故乡、远离亲人的老矿工能够感受社会的温暖。

  从个人角度,退休矿工也要安排好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依据自己的实际,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不管是在家中养老,是在矿区养老,还是进入社会养老机构,都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融入社会,同时还要涵养适合自己的爱好,让老年生活更加充实起来。

  (作者系川煤集团达竹煤电公司小河嘴煤矿党委工作部部长)

来源:人民政协报
编辑:李方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劳动者之歌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首届冰壶世界杯总决赛 中国男队获亚军

    12日,在2018—2019赛季世界冰壶联合会冰壶世界杯总决赛男子组冠军争夺战中,中国队以3∶5不敌加拿大队,收获亚军。这也是中国男子冰壶队征战世界大赛以来收获的最好成绩。

  • 对话两代体育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闭幕式上,篮球运动员张长禄担任中国体育代表团旗手,那是新中国体育首次出现在奥运舞台上,面对世界陌生而好奇的目光,亮相就意味着成功。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当击剑运动员雷声高举五星红旗引领着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这支队伍已经是世界体坛为人称道的一支劲旅。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把台北的舒适圈扩大到了四川

    “2016年第一次来成都之后,我就把全部身心、精力扎根在这片土地,在帮助70多家企业的同时,自己也有很大收获。我们把台北的舒适圈扩大到了四川,现在回四川就像回家一样。”亚台青(成都)海峡青年创业园负责人郭弘扬说。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巴菲特

    2019年“五一”假期刚过,在美国小城奥马哈市举行的“股神”巴菲特股东大会吸引了很多投资者不远万里、凌晨排队等候入场。自1964年首届股东大会以来,“股神”基本没有让投资者失望,在今年长达6个小时的问答环节中,问题范围涉及投资、科技、人性等。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