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通过科技手段,各界爱心人士为417个烈士寻找在世亲人

“我牺牲后,拜托去老家看一下我的父母”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车辉
2019-06-30 07:29:25

  几十年来,山西朔州张海霞一家心里一直有个结——父亲张明山的牺牲。每每提到此事,家人都会哭成一团。

  1974年,张明山作为解放军的一名排长参加新疆独库公路的建设,后来不幸牺牲,长眠于新疆。父亲牺牲时,张海霞只有两岁。如今她已是一名从事特殊教育的老师,每每提起父亲,她总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

  找到父亲墓碑,在墓碑前烧柱香,是张海霞的一个夙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不知父亲究竟埋骨于何方?

  直到奶奶去世,家里才挂起父亲的遗像

  在张明山家人寻找墓地的岁月里,张明山的战友陈俊贵,也在寻找着他们。他守护包括张明山在内修筑独库公路所牺牲的168名战友墓碑已达34年,这些墓碑就安放在乔尔玛烈士陵园,牺牲者中年龄最大的31岁,最小的16岁。

  乔尔玛烈士陵园位于天山深处217国道旁的新疆伊犁州尼勒克县,烈士们为之献出生命的独库公路全长561公里,北起北疆独山子,南至南疆库车,横亘崇山峻岭、穿越深山峡谷。它的贯通,使得南北疆路程缩短了近一半,堪称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为了修建这条公路,数万名官兵奋战10年,他们将黄羊都望而却步的达坂变成通途。后来,人们在独库公路上修建了乔尔玛纪念碑,以缅怀那些为这条路公路建设而献身的官兵们,有名字的,没有名字的……

  每一个牺牲者的故事,都令人动容。和牺牲的很多战友一样,张明山是为了挽救别人的生命而罹难的。一段防雪通道工程完成后,部队接到命令去新的工地。那一天是1976年6月24日,作为排长,张明山本可在卡车驾驶室里坐,但有一名战士感冒了,当天又下大雨,他就主动让那位战士进驾驶室,坐了他的位置。为了能照顾到大家的安全,张明山主动坐到卡车最后面。

  雨势太大,大卡车在树木浮桥上打滑后发生侧翻,他和一名参军仅3个月的新兵双双掉进河里。此时张明山抓住了一棵树,本来可以自救,但为了救出新兵,张明山毅然弯下腰、伸长胳膊拉起了他,结果两个人的体重使树枝叉断裂,张明山被河水冲走牺牲了……每次想到父亲的事迹,张海霞总是泪留不止,直到奶奶去世,他们家才敢挂起父亲的遗像。

  后来,张海霞的叔叔去过新疆两次,因不清楚埋葬具体的位置,他都没能走到张明山的墓碑前。到父亲的墓碑前祭奠,是全家人最大的心愿。

  张海霞一家在寻找父亲,陈俊贵也在寻找他们。

  给这些没有亲人祭扫的战友寻找亲人,是陈俊贵心头的一件大事,但茫茫人海,谈何容易。“曾经我们都在一条公路上战斗过,今天,我还活着,我的战友却没有机会为父母做顿饭。我想有生之年,到这些战友的家里去看望他们的亲属,我有这个义务和责任。”

  最后一个馒头留给新兵

  陈俊贵也参加了独库公路的修建。有一次,他所在部队1500多名官兵被暴风雪围困,面临冻死饿死的危险。为尽快与指挥部取得联系、得到救援,陈俊贵奉命随同班长郑林书、副班长罗强和战友陈卫星前去请求山下部队救援。

  4人只带了20多个馒头就匆忙出发了。天亮时,置身茫茫雪原,他们迷失了方向,带的馒头还剩下最后一个。在雪地里走了两天两夜后,他们终因体力透支到了极限,此时班长郑林书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我和罗强是共产党员,陈卫星是一名老兵,只有陈俊贵是个新兵,年龄又小,馒头让他吃。”

  郑林书随后终因体力不支倒下了。临终前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对陈俊贵说:希望死后能埋葬在附近的山上,永远看护着战友和这条路,因使命在身,作为儿子生前没能好好孝敬父母,“拜托你能去老家看望一下我的父母。”

  陈俊贵于1984年复员回到辽宁老家,但他永远忘不了那“一个馒头”,忘不了班长临终前的嘱托。他决心找到班长的父母,但因种种原因,自己不知班长家的详细地址和父母姓名,内心因此一直不安。1985年冬天,陈俊贵辞去稳定的工作,带着妻子和刚刚出生的儿子又回到了天山脚下,并在离班长坟墓最近的一个山坡上安了家,为班长和战友守陵。

  由于当年条件所限,在守墓的第20年,陈俊贵才找到了班长老家的线索,在湖北罗田,他见到了郑林书的姐姐。然而他还是来晚了,班长的母亲已于2003年过世……

  由此,陈俊贵决心要替那些曾经在这里默默付出、牺牲的战士们寻找家人。但时间不等人,陈俊贵也明白时间的紧迫。“我们两口子快60岁了,我们或许还能找10年,但这些战友的父母不会等我们。”

  直到后来,“寻找烈士后人”公益项目和陈俊贵取得联系。依托精准地理位置弹窗技术,今日头条发布了寻亲消息,并将烈士信息弹窗推荐给了烈士家乡的用户,这让很多烈士家属知道了烈士遗骸埋葬处。张海霞也从同乡的口中,得知乔尔玛烈士陵园一直在寻找他们。

  信息通过指尖传送,双方打破了地域距离的阻碍,“近期,我们就会去陵园祭奠父亲,告诉父亲我们一家人都活得很好,让他安心。”张海霞哭着说。

  受到精神洗礼

  像张海霞这样的圆梦烈属家庭,一共有417个。做这个事情的项目组,一共有5个人,都是年轻人。他们成长于和平年代,“牺牲”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曾经是很遥远的事情。之所以有了这个项目,是因为烈士家属和各地烈士陵园管理方类似大量真实的需求。“是需求方主动寻求帮助。”项目负责人杨洋说,而项目运作以后,他们每天被各种故事感动着,“感觉受到精神洗礼。”

  第一次成功尝试,是革命老区福建龙岩的一个缅怀先烈功绩的活动。龙岩是古田会议召开地,参加长征的8万多名中央红军指战员中,有近3万名闽西子弟兵,到达陕北的幸存者是2000余人。

  龙岩想在2018年 “烈士纪念日”邀请烈士家属参加活动,但是很多烈士都是外省籍的,原有的寻人方法有限,于是与公益寻人团队进行合作。在这之后,陆续又有一些地方政府、烈士陵园方面来寻求帮助。工作人员经过调研发现,类似为烈士寻亲的需求还有很多,许多烈士都是来自为共和国建立功勋的队伍,比如进藏先遣连、南疆铁道兵等。

  于是,去年7月,“寻找烈士后人”项目启动。

  杨洋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依托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烈士的寻亲启事可按照地理位置优先推荐给烈士户籍所在城市的本地人。“采取这样的寻亲方式,是希望借助庞大的用户基础,争取提升找到烈士亲人的几率。”

  项目组的工作,不只是帮烈士寻找亲人,还将烈士的事迹通过网络,呈现给更多网友。“这个过程很重要,不仅仅是记录工作历程,更重要的是让更多人感受到红色精神和故事,进行精神传承。”杨洋说,“现在的年轻人应该了解这些故事,这些烈士的功绩不应被遗忘。”

  如今,越来越多的相关单位、媒体、烈士陵园、纪念馆和志愿者组织,都已经参与到为烈士寻找亲人的工作中来。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陈建军:“铁人式”献身油田的好干部

  • 热点人物

    中国农大扎根曲周 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 热点人物

    张富清:英雄无言 坚守初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我是唱作人》落幕 用原创音乐为乐坛打“强心针”

    28日晚,由爱奇艺出品的首档华语唱作人生态挑战节目《我是唱作人》落幕,这档节目云集了18位原创能力出众的唱作者,推出了92首原创音乐,被外界视为给原创综艺节目打了一针“强心针”。

  • 50岁的张亚东仍是宝藏男孩

    “原来,张亚东才是《乐队的夏天》里的‘宝藏男孩’!” 随着爱奇艺独播综艺《乐队的夏天》角逐进入白热化,作为节目“超级乐迷”的张亚东的圈粉速度,也跟着火箭式蹿升。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种莲追梦人

    湖北省丹江口市下绞村有个120亩的莲花池,大片的莲花每天吸引着不少过往人停下观赏。引种这片红色莲花的主人是个外地农民工,叫李军,今年36岁;他和妻子沈艳丽于2018年4月投资20万元将该村54户村民的120亩土地流转过来建起莲花池和水渠,成立顺民种养专业合作社,带领当地留守农民共同致富。

  • 中俄界江畔:老吕的10年“光影生意”

    “照相啦!”中俄界江乌苏里江缓缓北上,对岸就是俄罗斯村庄,江畔抚远东极广场一个古香古色的小亭旁,52岁的吕梁山戴着硕大的碎花布斗笠,站在小摊前大声招呼他的“光影生意”。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