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集报人王海勇:梦想建一座山西报刊博物馆

2019-08-13 09:11:32

  王海勇用熨斗、剪刀、镊子、胶水配以他用茶水浸泡后的纸张,修补着一份百年前的残损报纸

  40余年来,王海勇收集了六千三百多种从清末至今100余年间山西出版的报刊

  目前世上仅见的孤品《山西自治公报》

  山西最早的党报《平民周刊》

  出版于1902年的“山西第一报”《晋报》

  追悼“四八”被难烈士的新华日报太岳版

  8月10日,太原市红沟路一处普通宿舍区的一间平房内,63岁的王海勇伏在桌上,用熨斗、剪刀、镊子、胶水配以他用茶水浸泡后的纸张,修补着一份百年前的残损报纸。靠墙的架子上整齐地摆放着从清代到当代不同种类的报纸,由地面一直延伸到房顶,一摞摞分类整理的报纸用标签区标注着时间,也标注着一个个辉煌的历史节点。这间陋室就是王海勇的“三晋藏报馆”,这里收藏有六千三百多种、超过三万份报纸,除了清代、民国报刊,还有解放前红色报刊,建党、建军特刊,以及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等重大事件的特刊、号外等14个大类。

  王海勇是柳林县人,1975年,不到20岁的他在柳林县穆村乡插队,所在的农科气象站需要收集相关科学信息,于是开始了科学类报纸的收藏。1978年,王海勇入伍当兵,后成为一名政工干部,收集报纸成为工作的一部分,他的“收藏夹”越来越厚,报纸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转业以后,起初的工作成了他的爱好,并一步步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找到自己需要的报纸,他费尽心思:隔三差五跑古玩市场、从地摊上和废品收购站“淘宝”、与全国各地的集报人书信对接进而交换,甚至经常为了集报风雨兼程不计代价赶赴外地……40余年来,王海勇收集了六千三百多种从清末至今100余年间山西出版的报刊,其中包括出版于1902年的“山西第一报”《晋报》、同盟会办的山西最早的白话报纸《晋阳白话报》、山西最早的党报《平民周刊》、目前世上仅见的孤品《山西自治公报》、1952年的《太原日报》创刊号、1965年的《太原晚报》创刊号、1967年的《山西日报》复刊号等珍品报,藏品中山西各个时期的报刊是他的骄傲,也让他成为全国收藏“晋版报”最多的人,被人称作“晋报收藏大王”。

  王海勇认为报刊集藏的意义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对珍品、珍贵报刊的抢救保护上。这些珍藏仿佛打开了一个时光隧道,让人有机会再次站在历史的节点上,看着历史的车轮徐徐转动。2013年,“三晋藏报馆”被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评为四星级中国集报之家,他也被推选为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理事、中国号外报联谊会副秘书长、山西集报联谊会副会长。随着报刊集藏种类和数量的不断增加,王海勇开始考虑怎样将自己收藏的报刊服务于社会。他把自己的收藏和研究整理成书,供收藏爱好者们交流学习。在集报的同时,他还开始研究报史,出版了专著《晋报百年概览——清代民国报》,并且为《太原新闻史》的编撰提供了9种民国时出版的报纸实物依据。2003年太原纪念建城2500周年时,他精选了38种新中国成立前太原出版的报纸送到“老太原实物图片展”征集办公室,全部被展出,引起很大反响;在太原举办的“古城风韵藏品展”上,他选展的78种清代、民国、解放区山西报刊引起了轰动,让山西人大开眼界。

  作为一名集报人,王海勇觉得努力挖掘并保护和利用百年山西报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有了一个新的目标——编写《山西报目史》,同时建一座山西报刊博物馆,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研究、讲解山西的历史,让人们通过这些实实在在的报纸,更加深刻地了解历史。(山西晚报记者 钟清 武六红 摄影报道)

来源:山西晚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6年交付721列车...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为祖国献石油 生命...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独脚追梦者的赤子心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孙杨出任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训练处副处长一职

    记者从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官方网站上获悉,中国游泳队队长孙杨已经出任该院训练处副处长一职。现年28岁的孙杨手握男子200米、400米、1500米自由泳三枚奥运金牌。

  • 蓝天野:“演员”是最尊敬的称呼

    蓝天野在观众心中,他是话剧《茶馆》中的秦二爷、《北京人》中的曾文清、《蔡文姬》中的董祀、电视剧《渴望》中慈祥的父亲……在人艺年轻演员心中92岁高龄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离休干部蓝天野,创造了许多经典角色至今无人超越。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肯尼亚华商卓武:在非洲拥抱中国机遇

    从初出象牙塔奔赴肯尼亚工作的年轻人,到如今深耕中非国际贸易的企业家,卓武已经和非洲结缘20多年了。体验过成功和失败,经历过摸索和尝试,卓武将自己的创业故事向本报记者娓娓道来。

  • 缪敏:不服输的“拼命三娘”

    “在我们村,女娃儿一般上学上到能干活就不上了,我们家是当时村里唯一的例外。”1974年,缪敏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与别家不同的是,她家三兄妹都读到了毕业。经过3年师范学习,缪敏成了一名教师,回到村小任教。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