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站口爱心帮扶岗不仅要疏导出站旅客,还要注意观察需要帮扶的‘老弱病残孕幼’等重点旅客,将他们引导到爱心扶助员处。”这位正在给新志愿者们进行培训的是北京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副秘书长芦静。
2014年,芦静开始参加西站地区志愿服务。2015年,她参与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协会筹建。协会成立以来,芦静利用自己多年从事志愿服务的经验和资源,为西站地区挖掘了一大批全年服务在这里的骨干志愿者,动员5支社会志愿服务团体与协会达成长期合作,协调西站地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周边街道参与到西站地区志愿服务中来,充分保障了地区志愿服务365天不间断。
目前西站地区志愿服务队伍,年龄从18岁到60岁。既有在校大学生,也有社会在职人员。对每一位志愿者的基本情况,芦静都记在心中,以便可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来安排相应的志愿服务。仅三年多时间,地区注册志愿者从几十人发展到三千多人。现已累计组织志愿者18万余人次,服务旅客500万余人,总计服务时长超过55万小时。
芦静积极开展培训,使新、老志愿者具有高水平的服务素质和服务质量。春运期间,西站地区客流急剧增长,志愿者需求大量增加,志愿者培训也进入高潮。每天最少都要有一场培训,每场培训的过程中室内加室外需要3个多小时,而她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培训3场。
“你们现在的位置叫北二问询台,进站口在地面北一层进站口西侧,紧挨着重点旅客接站窗口,一会儿带大家看看”。芦静带领志愿者们实地了解查看西站地区周边环境设施,不厌其烦地为大家讲解。她熟悉西站地区的每一个角落、每一趟公交、每一处设施,她全面的知识受到西站地区志愿者们的认可和信任。在她的努力付出下,西站地区志愿者从起初每天20人次,发展到现在春运时期平均每天420人次。
春运、暑运、小长假等重要时段,西站地区客流量很大,芦静作为协会项目管理人员基本都是24小时坚守。去年暑运期间,她父亲病重在医院做手术,住院一个多星期。她虽然内心非常焦急,但仅在午休时间匆匆去趟医院,然后又匆匆返回西站。
2017年,芦静参与编制《北京西站地区志愿服务岗位说明》等规范性文件,使得志愿服务有规可依,有章可循。由于规范化的管理,芦静参与创立的“西站地区志愿服务365天项目”、“西站地区蓝丝带助残爱心驿站项目”,连续获得第三届、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本报记者 盛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