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茅以升女儿亲述钱塘江大桥往事 它是“工匠精神”的结晶

2019-09-19 15:51:22

  钱江晚报讯 距离全国首个“926工匠日”还有一周时间,18日,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茅以升女儿茅玉麟来到杭州参加了“杭州工匠”圆桌访谈。

  在茅玉麟看来,钱塘江大桥算是“工匠精神”的一个结晶,“父亲茅以升和他的同仁们,对工作精益求精,执着创新,就是‘工匠精神’非常具体的体现,只是那个时候还没有‘工匠精神’的叫法。我觉得,‘工匠日’的设立就是传承‘工匠精神’非常好的载体,特别希望今天的年轻人能够传承这种精神。”

  在接受钱江晚报·小时新闻的专访中,茅玉麟讲述了茅以升在修建钱塘江大桥背后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这段历史:1937年12月,为阻止日军南进的进度,要把刚刚建成89天的钱塘江大桥炸毁。茅以升当时愤然写下:“桥虽被炸,然抗战必胜,此桥必获重修,立此誓言,以待将来。”

  茅玉麟告诉钱报记者,父亲一直深信,这座桥一定能够得以修复,所以,他当时就把所有的资料都整理好,一共整理了14箱,后来不管走到哪里,哪怕环境再险恶,他都把这14箱材料视若生命。

  钱塘江大桥的复建,离不开茅以升保留的这14箱珍贵的资料。而且,这些资料对后来钱塘江上其它大桥的建设,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讯员 罗昙 本报记者 詹程开

来源:钱江晚报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第十六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候选标兵单位...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 热点人物

    70年·与祖国共奋进:用生命坚守初心使命...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陈晓:热爱表演就不会觉得累

    几乎每个80后都有这么一张照片——头戴大檐帽,手握冲锋枪,或在家门口,或在马路边,站得昂首挺胸、腰杆笔直。时隔多年,演员陈晓说起自己的这张“站岗照”依旧格外带劲,“我一站可以站很久!”虽然照片早已不再清晰,记忆也渐渐模糊,这幅画面却在他心里深深埋下了“军人梦”的种子。

  • 梅婷:年少有为知进退,懂得什么最珍贵

    前阵子有媒体做了一档年度影视剧盘点,按年份评选国产影视剧代表作。评论区网友对《父母爱情》的提名迅速占领点赞最前排。今年七月,《父母爱情》这部“过时”剧还出现了被三家省级卫视同时重播的盛况。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