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乌鲁木齐电(记者潘莹、李志浩)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65年来,作为奠基了新疆工业、领跑中国现代化农业的计划单列特殊组织,见证了新疆繁荣发展、科技进步、生态改善等方面的巨大变迁,为推动新疆发展、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国家边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不毛之地变“花园”
今年90岁的第一代军垦战士刘聪普,70年前跟随王震部队进疆,后来驻扎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天山以南的阿克苏。
当时的新疆,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各族人民生活贫苦不堪。为加快发展,减轻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驻疆部队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实现自给自足。
刘聪普和战友们在远离人烟的荒漠中开荒造田,兴修水利。他回忆说,“那时候所谓的场部,就是一片荒凉的沙漠,什么生活设施都没有,战士们就住在自己挖的地窝子里,由于地窝子挖在地下,外面看起来都一样,不做记号,很难找到自己的‘家’。”
如今,在刘聪普开荒奋战的地方,已崛起为一座城市——阿拉尔市。
在天山南北,千千万万和刘聪普一样的第一代军垦战士成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称新疆兵团)发展屯垦事业的奠基人,通过从无到有开发建设,65年来,新疆兵团在幅员辽阔的新疆版图上新增片片绿洲,从无到有建起9座城市、11个建制镇、170多个团场小城镇,人口集聚成效显著,不断发挥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示范区“三大作用”。
种地“老把式”从人工变机器
说起新疆兵团现代化农业,总离不开棉花。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棉生产基地,新疆兵团棉花单产、机械化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不少职工群众把棉花作为致富奔小康的“摇钱树”。
自1953年新疆兵团打破新疆北纬45度不能生长棉花的奇迹以来,在天山北坡地带,新疆兵团农业科技人员持续攻坚,研究形成了以良种为前提、地膜覆盖为主的模式化植棉体系。
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棉花研究所所长秦江鸿年届五旬,他从事棉花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研究和新品种示范、推广已近30年。搞科研之余,秦江鸿经常下地帮植棉户解答疑问,他注意到,20世纪90年代,进口采棉机开始活跃在各大垦区的棉田里。
“棉花生产从传统人工种植模式不断走向机械化、智能化,从地膜机、安装了北斗卫星导航自动驾驶系统的播种机,到喷洒农药的无人机,都成了人们的好帮手,种棉花变得越来越轻松。”秦江鸿说。
近年来,新疆兵团鼓励4个国家级、20个兵团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与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合作交流,发挥新疆兵团现代化装备、规模技术等优势,结合新疆地方资源、劳动力、资金等优势,实现互补互利,融合发展,助力地方农牧民增收,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边疆同守、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从发展落后到“走出去”
总部位于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的新疆天业集团,从一家濒临倒闭的玻璃厂发展而来。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欧班列,从这家企业的铁路专用线驶出,满载“天业”牌聚氯乙烯树脂和烧碱,开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新疆独特区位优势凸显,新疆兵团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
天业集团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灌溉装备和产品,成为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的节水器材企业。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林作为第三代军垦人,谈起天业滴灌技术,难掩骄傲心情。
“我们致力于生产农民用得起、用得好的节水器材。而世界先进的以色列滴灌技术因造价昂贵,让人望而却步。”陈林说,为此天业节水公司以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为己任,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灌溉装备和产品,节水器材一次性投入每亩约500元,成本是以色列的五分之一,使“贵族农业”节水技术平民化。
目前,天业节水技术已走向哈萨克斯坦、津巴布韦等亚洲、非洲的17个国家。
与此同时,这一技术在新疆也得到推广,实现生态改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多重效益,起到良好的节水示范作用,助力当地建起更多高效节水的现代化灌区。
截至目前,新疆已建成2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完成了22个大型灌区和19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