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一直在一线,从来未缺席——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毛青记事

2020-02-06 21:28:09

  新华社武汉2月6日电题:一直在一线,从来未缺席——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专家毛青记事

  新华社记者黎云、喻珮、王作葵

  毛青说他永远不知道苦。在传染病防治一线工作34年,他先后参与抗击非典、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等非战争军事行动。

  毛青说他一点都不老。56岁的他已近退休年龄,这回又“逆行”来到武汉。

  毛青说他从来都不怕。这些年,爱人习惯了他的职业危险性,送他出征已不会泪流满面。

  在毛青看来,秉持科学态度加上乐观精神,依靠完整的防护体系和专业力量,必将取得抗击疫情的胜利。大年三十,解放军传染病防控专家毛青随医疗队星夜驰援武汉,已和战友们在一线连续工作了13天。

  责任:保护好一线的医生护士

  毛青走路带风,踏过被消毒液浸湿的地垫,黑色作战靴上依然可见泥点。“一次性接触那么大数量的传染病病人,大量的事情需要适应、组织和协调。”毛青说。作为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感染病研究所所长的他,这次主要承担防控感染指导工作。

  从金银潭医院、火神山医院到新建的方舱医院,都需要构建一个完备安全的救治流程。这个流程的构建,是毛青这几天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

  在专门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重症患者的武汉金银潭医院,毛青和军队医疗队员争分夺秒,48小时内即完成实地了解诊疗环境、制定工作规范流程、明确医务人员分组,并整体接手金银潭医院综合病房楼的两个病区,接手当天收治确诊患者。

  “并不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都有防控传染病的经验,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帮助他们避免在不知不觉中犯下错误。”毛青说,特别是在脱下防护服的过程中,如有丝毫疏忽,就可能把病毒从污染区带到清洁区。

  根据在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的经验,毛青和他的团队在病区设立了监控机制,通过摄像头实时观察医务人员洗手消毒、穿脱防护服等各个环节,一旦发现不规范操作会马上喊“停”,并提供专业的补救措施。

  “我们的目标不仅要打胜仗,同时还要实现零感染。我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更需要每个人都严格遵守。”毛青说。

  担当:军装是用来冲锋陷阵的

  毛青与军队有着不解之缘,两岁就进入保育院过“集体生活”,17岁时考入当时的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他穿着妈妈的旧军装到军校报到,“进了学校领到属于自己的新军装,高兴得马上就换上。”

  大学期间,毛青除了专业成绩突出,还是校田径队、足球队的队员,爱好书法、会篆刻。毕业后,他遵从自己的初心,成为感染科的一名军医。

  与高危污染物、烈性病毒打了30多年交道,毛青常笑称自己是跑全场的“老运动员”了。“最紧张的经历要属抗击埃博拉,病死率高、传播快,我们在国内没有遇见过。”毛青回忆,每收治一个病人,后面都要安排一个洗消组队员,沿着前者的脚印消毒。

  一次急救完一批病人后,穿着3层防护服的毛青刚准备休息,又送来一位已经昏迷的病人。为了抢时间救生命,毛青和另外3名同事决定“扛一扛”。待到他们脱下防护服时,已连续工作了近5个小时。

  “当时汗水堵住了出气口,我以为自己快要被憋死了。出来以后大口喘气,一连喝了两瓶水。”毛青说,“靴子里可以倒出水来。”

  在异国他乡奋战60多天,历经生死考验,毛青和战友们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任务。医疗队被联合国认为是技术力量最强的队伍,被利比里亚总统授予“金形象奖”。毛青也被战友和同事称为“可以生命相托的人”。

  “这身军装,就是用来穿起冲锋陷阵的。”毛青说,援非抗埃的经验对这次抗击疫情提供了帮助。当年一起派出的医护人员,这次又一起加入抗击疫情的战斗中。

  心愿:愿世界从此再无瘟疫

  “脱第一层防护服和第二层防护服的两个房间之间,必须要有一个缓冲廊道!”在火神山医院医护人员进出通道,毛青用手机灯光照着检查。“这是遵循感染防控的递减原则,没有缓冲走廊风险很大。”毛青说。

  在很多医疗队队员眼中,毛青是一位重量级的人物,说话干练利索,句句击中要害。拿不准的地方,大家会四处找他:“毛教授,您能不能来一下?”

  “救死扶伤是我们的职责,为此就要保证医生护士的安全,以更好地救治别人。”毛青说,这些都是从抗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实战中总结出来的防护原则,有了专业的防护措施,没有什么病毒是无法抵御的。

  毛青的这些话,总能让一些年轻队员紧张的心情放松下来。“这也是我们一代代军队感染防控人几十年一线工作的结晶。”毛青说,自己进入感染病房的第一位老师、全军著名传染病专家向居正教授影响了自己一生。

  “爱兵、爱病人。”毛青说,“老师那种爱可不是停在嘴上的。”

  大灾大疫面前,一直在一线,从来未缺席,但毛青更希望世界永远没有瘟疫,让自己的专业知识毫无用武之地。

来源:新华网
编辑:蔺凯伊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致敬,共和国最闪亮的星

  • 热点人物

    最美奋斗者

  • 热点人物

    德耀中华——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

  • 热点人物

    聚焦“绿色生态工匠” 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创新垃圾分类模式 微软工程师辞职创业

    80后小伙汪剑超,一个外表斯文儒雅的西安小伙子,成都一家环保企业的董事长,现在每天的心思都在“垃圾分类”繁琐杂事上。很难想象,十多年前的汪剑超还是微软中国公司的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从京城白领到蓉漂创客,从软件工程师到“职业破烂王”,汪剑超的职业身份跨度很大,他说:是宿命,也是梦想。

  • 美籍华人方李邦琴:故乡他乡,我为津梁

    近日,在“2019全球华侨华人年度评选颁奖典礼”上,85岁的美国报业大亨、企业家、侨领方李邦琴获选年度人物,主办方对其颁奖词为“故乡他乡,我为津梁”。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