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做他们的“兜底者”,提供有温度的保障,希望相关部门能真正积累到更丰富、实用、完善、高效的经验和做法。
3月6日,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更好解决疫情防控期间部分群众面临的突发性、紧迫性、临时性生活困难,以及特殊困难人员基本照料服务需求,织密织牢社会安全网。
对困难群体来说,这样的兜底必要且重要,直接决定了疫情防控期间以及后续一段时间内,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和生存质量。
应该正视的是,疫情防控初期,诸如外地人因故滞留武汉、只能吃住在停车场,家人被隔离、患病孩子饿死家中,一些患有恶性肿瘤、尿毒症等疾病的患者正常求医无门等消息,不时冲击公众的眼球,让人心酸、无奈和悲伤。
如果说在疫情暴发之初,相关地方和部门无暇顾及全面,漏掉了一部分人、一些事,或许可以理解,但随着全国各地医疗资源和生活物资向疫情严重地区集中、调配,随着疫情防控趋势的逐步好转,上述情况理应逐渐得到重视和改善。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的特殊人群,比如孤寡老人、因父母被隔离而孤守家中的孩子、残疾人、患重病人员、被困武汉的外地人等等,疫情面前、“封城”当下,他们面临诸多生活难题,既恐慌又无助。
随着一些个体不幸遭遇的曝光,无论疫情严重地区还是其他地区,都开始腾出手来对相关特殊群体、困难群体给予救助,推出了一些有温度、讲效率、人性化的举措。有的地方针对“一老一小”出台多项帮扶措施,建立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与特殊群体的“一对一”联系制度;有的地方通过排查,为每一个困难家庭建立了台账,精准制定了不同的救助方案;有的地方开通了健康防疫咨询热线,及时对接各种医疗资源,提供专业免费指导……
疫情防控无疑是一个需要高度统筹兼顾的巨大、全新考验,在抢救新冠肺炎病人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可能造成的“次生灾害”,也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不能因为疫情还未完全控制住而让诸多事情都停摆,这不是防疫的正确姿势。
救助困难群体,起主导作用、负主要责任的显然是相关职能部门,因为这些部门掌握并且有权利、有义务去调配资源,去下情上传,对所辖范围内有多少困难家庭、患重病人员,有多少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应该心中有数,对他们在疫情中的处境、最急需的服务,也应及时了解掌握。
政府人手有限,有些社会力量是可以借助和调配的,比如这次防疫中承担诸多任务的社区、临时招募的志愿者,包括一些慈善组织。社区和社区服务离百姓最近,相关工作人员对社区内的情况了解得最精准,也最有可能给予困难群体及时、直接、切实的帮助,而志愿者有积极性、有爱心,同时有各自的专业背景。相关报道显示,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志愿服务范围覆盖了包括残疾人、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在内的各个人群,参与的主体既有基金会、专业化组织,也有企业和民间自发的组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平台。
一个高效的政府、一套科学完备的社会治理体系,应该是诸多部门、机构和组织各司其职,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既能独当一面又能相互配合,既能应对眼前的危机又能把控长远和全局。
某种角度上说,一个国家对待弱势群体、困难群体的态度,或者说这些群体过得好不好,是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体现之一。而疫情,正是一块“试金石”。
社会是一艘大船,所有人都在同一艘船上,当有一个人遭遇不幸的时候,这个人就可能是全船人的威胁。这一点在此番疫情防控期间,恐怕更让人深有体会。所以,我们永远不要对别人的不幸和苦难无动于衷。
关注弱势群体、困难群体,做他们的“兜底者”,提供有温度的保障,希望相关部门能真正积累到更丰富、实用、完善、高效的经验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