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方舱医院内,送走最后一批患者的医护人员围绕着国旗,高举手臂庆祝胜利。
河南医疗队护士于莉在“方舱”内用扩音器上演了一场动听的“个人演唱会”,表达对所有人的祝福,即将出院的患者不禁为她鼓掌喝彩。
最后一批患者在医护人员护送下离开江夏方舱医院。
武汉江夏方舱医院,江苏医疗队医护人员执行完最后一天的任务后,在手心写下“休舱大吉”,表达喜悦的心情。
即将告别生活了将近1个月的“方舱”,女患者面露笑容,通过手机告诉家人这个喜讯。
结束了在江夏方舱医院的医护任务,河南医疗队队员们集体合影留念。
天津医疗队队员李婷站最后一班岗。想到胜利在望,即将告别“方舱”,她不禁喜极而泣。为防止眼泪打湿口罩,她仰起头不让眼泪落下。
江夏方舱医院一层病房已经空空荡荡,一位患者收拾好行李,安静地等候撤离。
继3月9日江汉方舱医院休舱后,昨天,武汉市最后的两家方舱医院——江夏方舱医院、武昌方舱医院也正式休舱,这标志着武汉14家方舱医院全部完成使命。江夏方舱医院是武汉首个中医方舱医院,在中央指导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副组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指导下,天津、河南、陕西、湖南、江苏五支医疗队战斗至今,从2月14日开舱至昨日休舱,这里累计收治轻症患者564人。在江夏方舱医院休舱前的最后一天,本报记者进入隔离病区,与医护人员及患者们共同见证这最后的时刻。
青笋、鸡块、米饭,江夏方舱医院的隔离病区里,轻症康复患者赵女士正在不慌不忙地吃着盒饭,不时抬头看看电视上的新闻。这是她在隔离病区里吃的最后一顿午餐,桌子上的手机屏幕还亮着,2分钟以前,她刚刚发出了一条微信短消息——“正在吃饭,一会儿就走啦!”
身边不断有穿着防护服的医护人员走过,赵女士不停地向他们致谢。“我现在心情挺复杂的,盼着赶紧出院,又有点舍不得这些医护人员。我叫不出他们的名字,戴着口罩我也认不出他们的脸,可一看到防护服就觉得特别安心。”
羽毛球馆、瑜伽馆……在这座体育中心改造成的方舱医院里,各个场馆仍挂着原来的标识牌。在牌子的旁边则贴着如“天”“苏”等各医疗队的简称。场馆里有序地排列着病床,每张床旁都挂着蓝色的布帘,多数患者已经出院,空床铺撤去了床单。场馆的墙面上,除了标语,还专门留出地方贴了不少便笺,像鱼鳞一样叠了一层又一层。最里面的一层多是医护人员写的,为患者们加油打气,越往外患者的笔迹越多,其中一张写着,“我出院啦,不舍说再见,谢谢你们的照顾!”
顺着螺旋形的台阶下至一层,在各医疗队医护人员的引导下,康复患者们正排队走出隔离病区,不远处的公交车、出租车正在等待将他们送往康复点,进行14天的隔离。从大门到车上这段路,他们所带的物品还要经过4道消毒手续。
下午4点20分,当最后一位康复患者艾女士离开江夏方舱医院后,场地消毒工作正式开始,大门贴上了封条,江夏方舱医院正式休舱!
此时,江夏方舱医院院长、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脱去了防护服,像是了却了一桩心事,远望着宏伟的体育中心感慨颇多。他说,方舱医院的出现,对此次疫情的控制是起了极大作用的,集中收治的办法有效控制了疫情的蔓延,阻截了大量患者病情的发展,同时也消除了市民对于疫情的恐慌,这种办法值得其他国家借鉴。
刘清泉介绍,江夏方舱医院刚刚投入使用时,A舱的400张床位立即收满了患者,后来B舱修建完成也收治了大量患者,在这里他感受到了很多患者对方舱医院甚至对中医的观念转变,他们从不理解到接受,再到认可的过程令人欣慰。在江夏方舱医院累计收治的564名轻症患者当中,没有一人从轻症向重症转化,也证明面对新型冠状病毒,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办法是完全可行的。(北京日报记者 景一鸣/文 和冠欣 王雅贤/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