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喜——欢,是——最——大的——动力。”8个字,被王甦菁断成了几截,每蹦一个字,五官都要跟着使劲,嘴型张到最大。越急着表达,音调就变得越厉害。
眼前的王甦菁相貌清秀,笑容阳光,思维活跃。他是计算机博士,是国际生物特征识别大会博士生论坛认可的全球最有培养前途的10位博士研究生之一。如果忽略掉他说话时的面部“狰狞”,奇怪语调,丝毫看不出他竟是一位脑瘫患者。
他的朋友说,王甦菁,就好像一件“残疾”的披风,挂在健步如飞的灵魂上,前行中,披风呼呼作响。
他被人们比作“中国霍金”。
活着就有希望。——霍 金
我已经很幸运了,如果我没有抢救过来,这世间是什么样子,我都不知道。——王甦菁
黑白照片上,白白胖胖的王甦菁坐在草地上,双手放在腿上,甜甜地笑。很难想象,如此可爱的一个男孩竟是折翼天使。
1976年,江苏淮安一个普通的教师家庭降生了一个男婴。母亲难产,男婴脑缺氧,直接从产房送进了抢救室。虽然小生命顽强地活了下来,却留下了后遗症——双腿不能直立,双手不能持物,右腿、右手基本失去功能,行走要靠助行器,坐下需要将双腿叠起以控制抖动。
即便如此,父母依然为儿子能活下来高兴。他们给他取名王甦菁,那个“甦”字,意为死而复生。
苦涩难咽的药片、辗转医院的奔波、枯燥辛苦的康复训练,几乎占据了王甦菁童年记忆的全部。为了让手指更加灵活,他不停地练习抓取玉米粒、象棋子;为了维持身体平衡,他右膝下总绑着沙袋……回忆起这些,王甦菁的脸上没有痛苦,他能体会到父母的爱,他知道没有他们的坚持,他不可能活下来,更不能无忧无虑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
看出他行动不便,老师同学都很照顾他。举手回答问题,老师会扶着他走到黑板前作答;去烈士陵园扫墓,同学们一路搀着他;10岁在上海做手术,医生送给他一听可乐,他到现在都记得:“那是我人生的第一罐可乐,是煮热喝的。”
也许是觉得亏欠他,家人很宠爱王甦菁。10岁,他在上海第一次看到电脑,输入一条命令,电脑就能画出漂亮的图画,这让连圆都画不好的王甦菁感到神奇。妈妈读出儿子眼中的渴望,但到商场一打听,一台286电脑要1万多元,那时,全家的月收入也不过几百元。
1993年,王甦菁有了人生第一台286电脑,这大概也是他家乡的第一部家庭电脑。邻居私下议论:“花上万元买电脑,是不是有病?还不如买台彩电。”王甦菁后来才知道,为了这台电脑,姥姥、小姨都倾囊相助。
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霍 金
人的大脑容量是一定的,某一区域的功能丧失,一定会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王甦菁
出生时的意外只是伤害了王甦菁的运动能力,却没有损伤他的智力,他最喜欢解数学题。初中时,一个朋友给他一本计算机编程教材,他如获至宝。一次数学课上,他看着黑板上的题出了神,脑子里出现的全是代码,竟然轻松地解出这道难题。
17岁时拥有第一台电脑,他欣喜若狂,开机之后,却傻了眼,DOS系统他完全不会。“这和我见到的电脑(小霸王学习机)操作界面完全不同呀。”
不会就学。仅用了一年时间,王甦菁就自学完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全部课程,一般计算机系的大学生要用四年才能达到他当时的水平。
因为手指痉挛、抖动,写字慢,高考时,王甦菁所有科目都没有答完。考语文时,他写到手指麻痹,可作文刚刚写了一句话,交卷的铃声已经响起。“眼看着那些题我都会,就是答不完,心里着急呀!”他的高考成绩只能上电大。
王甦菁不服气,他报考了程序员考试,没想到一路考下了国家高级程序员的资格,成了当时国内最年轻的计算机工程师。他还设计出CASL汇编语言编译器,在1997年的“首届大学生计算机比赛中”,他的编译器击败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的高材生,杀入决赛。
王甦菁要考研,他要去读计算机方面的博士。
但考研还要考试,自己的身体状况显然无法在规定时间答完试卷。他给教育部写信,给国务院副总理写信,终于为自己争取到了特殊考场,也因此迈入了吉林大学,师从著名计算机专家周春光教授,进行计算机视觉和识别的研究。
有人说,王甦菁是计算机天才,但他认为自己只是忠实于兴趣。他一直相信,人的大脑容量是一定的,某一区域的功能丧失,一定会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