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个头不高、有点瘦削的身材,一身粗布麻衣,一张不苟言笑的脸,脚步缓慢却有力。这就是洪卫国,一个在新西兰饲养安格斯种牛的农场主,同时,又是洪式太极拳的传承人。
村里的孤独者
“20岁之前我从来都没有开心地笑过。”洪卫国一脸凝重地说。1970年秋天,洪卫国出生在山东省寿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村里姓洪的只有我们一家,是外来户。在农村,单门独户很容易受到大户的欺负。”洪卫国回忆说,“即使后来20岁时,我出了村子去济南读书,这种孤独感也一直伴随着我。”
1990年,洪卫国高考落榜了。但因为洪卫国是潍坊地区唯一一位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当年山东师范大学英语系为寿光县定向培养20名中学英语老师时就把他列入名单。为了赶紧离开家乡,把户口由农村转为城市,也为了将来有个铁饭碗,洪卫国马上就和学校签了约。
就这样,洪卫国来到济南,开始在山东师范大学英语系就读。在这里,他也开启了他的太极人生。
与太极结缘
洪卫国老家邻村有一位很有名的拳师叫张盛源,为了纪念教过他的老师,张老师把自己整理编排的拳法命名为“怀师拳”。从小身体虚弱的洪卫国为了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经姑父介绍,开始跟着张盛源老师练“怀师拳”。
“那时候,练武术纯粹是为了不受人欺负,能够保护自己。也曾做过白日梦,像李连杰那样被相中成为电影明星。”但在一次训练中的受伤,让洪卫国的武术明星梦彻底破碎,却打开了他的太极路。
“腿摔断后,我开始四处寻找治疗腿疾的秘方。辗转中,经济南少林拳名师朱宪章介绍,我认识了洪均生爷爷。”
“当时朱宪章老师是这样向我介绍洪均生爷爷的:”你这位本家出身于北京大户人家,很有文化。24岁以前也是个病秧子,后拜陈发科为师练习太极拳,身体才好转。你和他学学,也许腿疾能好。“于是,1990年冬天,我第一次见到了洪均生爷爷。”
“第一次见到洪均生爷爷,我觉得他很亲,很慈祥,和他在一起没有孤独感。我们聊彼此经历,不知不觉天黑了,他留我在家吃饭,临走时还把自己的绒裤给我说:”这是我的,天冷了,你腿又有伤,你拿回去穿吧。我认你做孙子,以后就把这儿当成家,没事就过来学学拳。“从此,我有事没事就到洪均生爷爷那里去,慢慢地,开始跟着他练太极。”洪卫国回忆道,“爷爷让我好好念书,好好干事业,不要靠太极拳吃饭,要把太极的拳理和拳法当个伴儿,修身修心,伴随终生。”
农场里的中国人
因为太极拳的关系,1999年,应新加坡风险投资家王春桓和太极拳爱好者洪美德的邀请,洪卫国来到新西兰,开始在农场里学习牛羊马鹿繁育、胚胎移植等有关技术。两年后,洪卫国开始从事种牛种羊的国际贸易,积累家业。恰在此时,农场的一位邻居对太极养生很感兴趣,而他正好是新西兰农业部部长的弟弟。就这样,洪卫国在种牛事业蒸蒸日上的同时,也成了新西兰高层中有名的中国太极拳老师。2006年,他以“太极专家”身份被新西兰政府特批授予“新西兰永久居民”,但是他积极响应国内招商引资号召,开始投资参与国内项目,同时又积极地在国内外推广传播太极文化。
“现在,我每年一半多的时间都在全世界讲学,传播洪式太极拳。谨记洪均生爷爷教导,不单单把太极作为技术,更应当作为学术和艺术来研究,当作文化来传播。”洪卫国说道。